正文 第319章 西域風雲(七)(2 / 3)

很多人都以為是他們兩個長老說了算呢,可是,今天這一任命,也可以說封官,看出來,女王也不是白給的。

錦兒再怎麼接受李彥的思想,她畢竟不是穿越來的人,時代特點很明顯,盡管李彥的信上寫了很多方法,但終究不可能寫全麵了。所以,錦兒也就按著自己知道的來確定,基本上就是大唐製度的翻版。

可是,局限於文化水平,太多不識字的,所以錦兒把機構減了又減,隻是設立了兩個部門,一個是政務部,一個是軍部,也就是兵部,政務部最高的是尚書,以赫連順為尚書,哈查辛、尼古拉為侍郎,兵部尚書巴楞,左丹、高蘇日為侍郎,把青海城定為青海市,市長達達買。單獨設立大法官,是維族人花古力特。

因為沒有那麼多事物,在政務部以下分為四個局,那就是工部局、農業局、商業局和民事局。兵部分兩個部門,作戰部和後勤部。一天時間,從早上到晚上,這些人就集在這裏,製定了一樣又一樣的製度和簡單的法律。

一直到晚上,錦兒才疲憊的休息。什麼也沒有,就是白手起家,格爾木就是一片荒野,什麼也沒有,遊牧民族的特點是不習慣築城。

隻是有錦兒這半年多時間,察爾汗部落要穩定的多,因為她的遷居政策,讓這裏的人越來越多,再說,也是很特殊的方法。

看著錦兒勞累的樣,柳飛煙很是不理解:“李小娘子,你這是何苦呢?還是回中原吧。你哥哥可是永寧王,家裏也不缺錢,操這心幹什麼?”

錦兒笑了:“你不明白的,我說的提議怎麼樣?”

柳飛煙笑了:“你可是女王陛下,我敢不聽嗎?”

錦兒笑一笑:“那好,我會和單鷹說,你現在就是我的王庭護衛統領,我的安全可就交給你了。”

柳飛煙也很佩服,能以漢人一個女子成為大漠草原的女王,真是了不起,也就答應出任李錦兒的大內侍衛統領。

第二天開始,錦兒招來這些人開始分配工作,察爾汗王國正式開始運作。當錦兒帶著人在察爾汗以北的平坡開始動手的時候,大家都不明白要幹什麼。可是第二天以後,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在這個叫平坡的地方,把上麵的沙石挑開,下麵竟然是鹽,所有人都傻了,女王怎麼知道的?這時候,鹽可是好東西,有了這些鹽就再也不缺錢了。

看著赫連順那激動的臉,錦兒也奇怪,哥哥怎麼知道的?其實,李彥在接到錦兒派人報告的時候,也吃了一驚,難道真的是天意?

錦兒占據的地方是格爾木,那是青海最大的鹽湖。地下沒有別的,全是鹽。根據後世網絡上說的,格爾木鹽湖的鹽,夠全世界的人吃幾十年,夠全國人吃千年的,那不是說那裏全是鹽?

後世是多少人口,五六十億人口,那現在才多少人口?還用鹽鐵專買嗎?還用走私鹽嗎?錦兒無意間占據的地方,就是錢啊!

所以,他的信中,側重告訴她這件事,讓她盡快采集,打開通往甘州的商道,以鹽交換任何想用的物資,隻有有了錢,才能發展起來。

十幾天時間,以平坡為中心的鹽城建立。大批的男人女人進入這裏開始提純、分類。

太奢侈了,品質稍微不好一點都不要,隻是從鹵水中撈取白色純淨的結晶鹽。錦兒開始派人聯係甘州和各地的商人、商隊。

當草地上開滿野花的時候,鹽城已有了一定的規模,但伏允還是沒有動靜。不過錦兒已知道了為什麼,因為在甘州的李秀寧接到聖旨,派人通知伏允,察爾汗部落是臣服大唐的,如果伏允對察爾汗動手,就是與大唐為敵。

伏允兵敗逃回去之後,一直在準備,想等天氣徹底暖和就起兵報複。大唐的通知讓他雖然生氣,但卻不敢亂動,突厥被滅,四夷震動,他哪敢再向察爾汗進攻?

以前這裏內部爭鬥,大唐是不管的,隻要不進攻大唐的地方就行。可察爾汗不同,因為他們自立的女王李錦兒,是大唐永寧王李彥的妹妹,給伏允一個膽子也不敢。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慕容伏允是絕對知道這個永寧王的。他也有使者在長安,怎麼會不知道李彥的名聲。

所以,雖然察爾汗軍隊四處出擊,很快收服了她周圍的大小幾十個部落,已然聚眾兩萬多人,伏允隻能忍氣吞聲。

最讓他來氣的是,他鼓動周圍的幾個大部落向察爾汗進攻,但察爾汗駐有大唐的騎士團。

一個營隻有八百人,營長單鷹,雖然人不多,但戰鬥力強的離譜。八百人的一個營,對抗三四千騎兵,輕鬆勝利。那些進攻的軍隊不是被殺就是成為俘虜,現在都成為察爾汗築城的勞工。

察爾汗王國的勢力在向西麵擴張,好在沒有向東擴,雙方也就沒什麼衝突。

非常可惡的是,很多部落開始臣服察爾汗,向他們進貢,不再向伏允的吐穀渾進貢。可伏允沒辦法,察爾汗有後台,因為有大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