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7章 西域風雲(五)(2 / 3)

李世民搖搖頭:“其實朕認為你不用去,錦兒如果有事商量,她可以回來,你說是不是?”

李彥的眉毛挑動一下,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如果錦兒真的那麼做,自己再去,兄妹聯手,可能會迅速發展,那就可能威脅到大唐了。

李世民不同意自己去,那就是一個問題,把自己軟禁了。心理無耐的苦笑一下,小妹這麼做,怎麼不等自己去了再弄,這一下恐怕自己離不開長安了。要是強行離開,那家裏其他人呢?也可能讓李世民提前想辦法滅掉錦兒。笑笑說道:“其實我也就是擔心錦兒,如今知道她沒事,又有平陽的騎士團保護,當然也不用去。我在長安也沒什麼事,所以才想去看看。”

見李彥同意不去,李世民臉上出現一絲笑容:“你想妹妹,朕可以理解,但你可不能說沒事做,是你自己懶而已。這一次,李將軍平定突厥,他們有高達十萬俘虜,朕正不知道怎麼安排,這不是事嗎?”

李彥看看周圍這些大臣:“皇上,你可是人才濟濟,賢臣一大堆,這好像用不著我參與吧?秦將軍身體不好,懷玉遠在甘州,我正在研究治療方法,也沒時間啊。”

“你看,你不是說沒事嗎?朕一說有事,你馬上沒時間了。玄齡,你說一下,看看俊青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李世民不滿的說道。

房玄齡根本沒聽明白李世民和李彥談論李錦兒的事情,但是這些精明的人都聽出來,李世民限製李彥離開京城,不讓他去甘州,為什麼不知道。

既然說解決突厥俘虜的事,也就說道:“李將軍平定突厥,俘獲他們十萬之眾,頡利可汗被抓,突利和薛廷陀也同意歸附大唐,漠北之地空虛。但如何安置這十萬突厥人,意見不同,有的認為應該把他們放回去,控製漠北,可以抑製薛廷陀強大,但也有的認為把他們遷移內地,同化他們。”

李彥看了一眼這些人,沒有說話。房玄齡繼續說道:“皇上采取你的計劃,打算向漠北築城,實際控製這些地方,但短時間無法實現。如果放回這些人,他們過一段時間,還可能再次反叛,但不放回去,遷移內地,又恐生出禍端,造成內亂,所以不好決定。”

李彥的腦袋在急速的轉悠,錦兒弄出的問題已經讓李世民懷疑自己,還是少說話為好。

這些人提出的問題也確實成難辦。以現在的交通和朝廷控製能力,根本就不可能控製太遠,後世那麼發達的交通,可以快速反應,邊疆少數名族還今天鬧獨立,明天發生叛亂的,何況這時候。

來到大唐已十多年了,以前的想法確實簡單,認為大唐可以控製整個亞洲,把這些地方全變成大唐的領土,也就沒有以後那麼多麻煩了。可是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邊遠的地方因為民族文化上的差異,他們是不管多窮也想獨立,想自己說了算,人的野心是不容易消滅的。

想了半天,說道:“遷往內地,遷到什麼地方?”

新任黃門侍郎趙嚴說道:“永寧王爺,臣認為突厥擾中原已久,今日敗亡,非慕以自歸,可以把他們悉數遷到兗、豫之地,那裏荒野很多,大多數是空閑之地,教習他們耕織,這樣,即使有百萬之胡虜也可以轉化他們,也可以增加戶數,我認為這是解決的辦法。”

李彥沒表態度,其實這也不失一個辦法。可是他還沒說話,中書侍郎顏師古說道:“突厥、鐵勒自古以來未能使其臣服,陛下天威使其臣服,我認為把他們應該置於河北之地,分其酋長,領其部落,可以保證永不再叛。”

禮部侍郎李百藥先是點頭,然後又是搖頭,說道:“突厥雖然說是一國,但其種族區分,各有酋首,應該使其離散,放回本部,置其君長,互不臣服,國分則弱,勢均力敵,也很難相互吞並,都各自想自保,也就沒有能力和中原相抗,我認為應該在邊疆設置都護府,教法漢時製度,才能安邊長久。”

夏州都督是接替李秀寧的竇靜,竇家被打擊,所剩下的官員也大部分外任為官,竇靜和竇蓮同屬竇家的人,但對李世民比較忠心。

李世民也不能把他們全都打死,所以,竇靜出任夏州都督,這次剿滅突厥也很有戰功,特來長安述職。因為夏州臨近突厥,可以說很了解突厥人,這時站出來說道:“戎狄之性,猶如禽獸,不可以刑法威懾,不可以仁義教之,何況是酋首被俘,此恨必難忘,如果遷至內地,必然與漢民爭執,有損無益,一旦反叛必危及王都,不如以敗亡之餘,施以格外之恩,假以王侯之號,賜以家室妻女,分其土地,折其部落,其勢若分,比較容易羈製,這才能永保邊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