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風雲長安(二)(3 / 3)

李世民心頭一喜,他已經聽出李彥口氣中的不滿。多少了解李彥的他立即說道:“不錯,根據調查的結果,確實有這種兩季成熟的糧食,但推廣需要時間。做好了能解決北方缺糧的問題,也能緩解北方貧困,能讓天下百姓安定下來。這是民生之路,不是贏利之路。十年已經是短時間了,既然關係到國計民生,所以我認為交給戶部管理是恰當的。”

李世民這是博取好感一樣,朝臣中有些為國為民的人都讚成李世民的觀點。李建成有些著急了:“皇上難道不考慮民生嗎?再說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士之濱莫非王土,當然是皇家掌控才對。”

李淵皺皺眉,李建成這是自相矛盾的說法,既然天下都是李家的,那還非要歸皇家管幹什麼?李彥說道:“既然秦王和太子說得都有道理,那麼就以錢數決定管理權,施工肯定是工部的事,司農寺沒有這個機構。管理權也是三年後通車的事,那時候再解決也不遲。”

這一下兩邊都不爭論了。確實,施工建設當然隻能是工部。李彥說道:“我說的錢數是花錢雇工的,投資當然很大。先期投入就是兩百萬貫,誰出這個錢?”

李世民也沒想到這麼多錢,直接說道:“三年時間已過,可以使用徭役,不用投入那麼多錢。”

李彥搖搖頭:“秦王,隋煬帝開挖大運和也不是壞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卻把自己弄得亡國,大唐不能重蹈覆轍。”

李世民一呆,還沒等說話,黃門侍郎封彝德站出來:“大膽李彥,竟敢稱頌隋煬帝那個昏君,把皇上和昏君對比,是何居心?”

朝臣都吸口冷氣,李彥太膽大了,什麼都敢說。李彥也有些後悔,自己的嘴總是沒有把門的,想到什麼說什麼,沒有經過大腦。

看了封德彝一眼,李彥認識他是李建成的人,心頭反感一下上來。李彥根本就不是什麼有度量的人,說他瑕疵必報都行。惱火一上來就有些管不住自己:“封侍郎,你算老幾,大運河不是隋煬帝修的,難道是你修的?現在漕運不是天天通過運河嗎?難道你讓皇上把運河填上不用嗎?無知加白癡。”

這一下可是超出所有人算計,李彥這是罵人。侍禦史梁懷仁連忙站出來:“皇上,李彥當朝辱罵朝臣,按律當罰,請皇上治他大不敬之罪。”

李彥眼珠一轉,有了主意:“皇上,臣所說的意思相信你明白。隋煬帝不懂德政,濫用民力,才讓天下大亂,皇上英明神武當然不會這麼幹。臣隻是就事論事,提醒秦王。可竟然有白癡的人說是給隋煬帝歌功頌德。看來臣根本不適合在朝為官,請求皇上罷免微臣的職務。”

李世民第一個印象就是李彥要跑。這小子一直就不想參與朝政,這又是找借口想溜。

李秀寧現在也明白過來,怪不得李彥一直不想當官。自己是妹妹。麵對兩個哥哥。自己怎麼做?她也有些後悔上朝為官。

昨天回去好好想了一夜,想明白很多問題,知道李彥真是為自己好。要是自私一點就這樣掛著,十幾年之後,李彥位高權重的時候,自己也人老珠黃。那時李彥可是正青春年少,自己就是被拋棄的下場。

那時候兒子不認自己,丈夫不原諒自己,那才是淒慘呢。所以今天沒有上李彥的車,很想和李彥保持這個姐弟關係。看看飛鳳她們多好,在李彥麵前多自然,還很幸福。自己呢?明白過來的她修書一封派人送往延州,讓柴紹回來說有事商量。今天上朝不想說什麼,怎麼爭都和自己無關,畢竟都是自己哥哥。

可是封德彝和梁懷仁把矛頭對準李彥,這讓她不幹了。李彥一直不想當官,都是因為自己。正好自己也不幹了,反正沒有李彥,自己也幹不了什麼。

要是柴紹能諒解,就好好過日子,不能自己也不是不能活著。有李彥,自己又是公主,還會過不下去嗎?

上前一步:“父皇,李彥是我的屬官,他犯錯我也應該受罰,女兒請求辭職,回家相夫教子,以免在這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