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偷渡黃河(1 / 3)

第119章\t偷渡黃河

李書同在李秀寧麵前可不敢放肆,你看他在李彥麵前那樣,但在李秀寧麵前確很害怕。李書同家和李淵的家很遠,他是旁支,能到這個位置是他自己拚殺出來的。雖然也沾了李氏家族的光,但和他個人的能力也是分不開的。李秀寧同樣是武將,論戰場能力並不比他差,同時又很得李淵寵愛。李秀寧又是嫡親,所以不大敢惹李秀寧。

他也知道飛鳳是李秀寧送給李彥的,但不敢去求李秀寧,知道自己混的名聲也不怎麼好,所以才直接求李彥。如今聽李秀寧問連忙說道:“沒事,沒事。”

李彥可不想瞞著李秀寧,再說把飛鳳嫁給李書同自己也不是太放心。也不知道飛鳳怎麼想的,竟然喜歡李書同這小子。把事情說了一遍,李秀寧盯著他看了半天,讓李書同直發毛。李秀寧問道:“是不是族長的意思?”

李書同趕緊說道:“不是,絕對不是,但他們比較支持我。”

李秀寧也不想幹涉,一來飛鳳已是李彥家的人,再一方麵李書同畢竟是自己的弟弟,也算是家裏人,當然不會太反對。也就說道:“李彥說的對,隻要飛鳳同意,我也管不著,但是如果你對她不好,哼,你知道什麼後果。”

終於過關了,李書同一陣高興:“我保證做到,用人頭保證。”

“屁話”李彥和李秀寧一起說他,這要看以後的表現,口頭保證有個屁用。三個人不再研究這些,開始研究過黃河進兵河東的問題。李秀寧說道:“俊青,你還要采取原來的辦法嗎?”

李彥點點頭說道:“不錯,這次我們兵力少,更加靈活,但也無法和宋金剛對抗,所以還是老半法,偷渡黃河,直取晉陽,收拾了劉武周,再反過來收拾宋金剛。沒有劉武周,宋金剛啥也不是。”

既然確定了,李秀寧和李書同是不會反對的,立即按著李彥的布置開始作準備。

這一次時間很長,新任的延州刺史趙景茲都讓李秀寧和李彥他們弄蒙了。他們根本弄不明白這是為什麼,行軍打仗也就是武器、糧草和弓箭,但李彥他們確準備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皇上聖旨是驍衛軍進攻河東,延州給予配合,他當然盡全力。

根據李彥的確定,大軍不從寬州渡河,雖然那裏水勢平穩,相對要好渡河一些。李彥確是從宋家川渡河,為此李秀寧有些不同意。因為宋家川地段水勢太急,根本不好過大軍。三萬人加上車馬輜重根本就無法過河。

李彥認為這樣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李書同不敢反駁,李秀寧答應聽李彥的,再說李彥自認為有把握。最後確定從宋家川過河,對麵是柳林的吳家渡,是呂梁山的山區,地形險要,人跡罕至,很方便宜秘密行軍。

李彥很忙,李秀寧也不知道他忙些什麼,一連二十幾天時間,大軍終於準備完畢離開延州,向雕陰開進。

李秀寧和李書同十分不理解,李彥很反對打旗,也不喜歡號角。雖然他也明白號角聲並非是為了壯大聲勢,那也是一種信息,但行軍途中和平時李彥也反對那麼做,特別是一些戰旗更是不用。

對於古時戰鬥,李彥不能理解,對很多做法更是不能理解。比如說戰旗,連一個普通戰將也有一麵旗,還有那麼多儀仗旗手。手裏舉著大旗,根本就不能打仗。

這些士兵都是軍官,也都是有戰功升上來的,白白浪費了大量人力。李彥統計一下,平均一千人中,這樣的兵種高達二百多人,那就是一萬大軍中兩千多人是沒有戰鬥力的。再去掉各個將領的親兵,真正用於一線作戰的人更少。李彥在想,什麼時候製作出一把軍號,用於戰場傳達命令,就不用那麼多鼓手了,可以節約很多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