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小行星上淘金去
特別關注
作者:尹懷勤
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州2013年2月15日突降隕石雨後,多家網站上就出現了出售隕石碎片的廣告。在某電商網站上,有一名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賣家公開出售一塊巴掌大小的黑色石頭,聲稱這是2月15日從天而降的隕星遺留下的殘骸。截至莫斯科時間2月19日淩晨,這塊“隕石”的競拍價格已經達到1 125美元(約合7 022元人民幣)。
這些隕石裏麵含鑽石?當然不是了。在天文學家手裏,隕石確實很有價值,它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係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但在一般人手裏,隕石隻是塊石頭罷了。隕石賣出這麼高的價格,隻是物以稀為貴,以及人們的獵奇心理導致的。
隕石雖然沒什麼實用價值,但小行星上卻可能蘊藏著大量的資源。目前,已經有一群科學家將目光轉向了小行星。
目光鎖定:近地小行星
人類發展航天技術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包括到小行星上去采礦。雖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擁有巨量大小不一的岩質天體,但因其距離地球遙遠,所以科學家大多把目標瞄向了近地小行星。
近幾年來,每年科學家們都會發現1 000多顆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的小行星。迄今為止,在近地軌道中共發現了約9 500顆小行星。
美國已有兩家公司準備到近地小行星上去“采礦”。隨著人類利用資源量越來越大,地球儲存資源日益減少,今後肯定還會有更多的有識之士和企業家將目光投向近地小行星。
深空礦業公司,不僅是傳說
2013年1月23日,美國一個企業家和工程師團隊公布了一項成立深空礦業公司的計劃,打算從近地小行星上獲取原材料,開發其金屬和燃料資源以促進太空工業的發展。
這個設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的公司說,首次探礦工作預計將於2015年開始。屆時公司將派出一個名為“螢火蟲”的小型航天器,對一個迄今為止尚未辨明的小行星展開為期半年的環繞飛行考察活動。“螢火蟲”小型航天器重約25千克,大小相當於一台筆記本電腦。它的主要任務是探尋小行星上是否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金屬以及矽等礦產。
“螢火蟲”留下,“蜻蜓”返航
“螢火蟲”將執行單程之旅,及時將探測數據資料用無線電信號發回地麵,完成任務後不再返回地球。該公司設想,將發射多個“螢火蟲”航天器組成“太空探測艦隊”,於10年之內,在經過的小行星中偵察探測各種金屬礦物,並確定航天工程所需要的材料。
在此期間,還將發射名為“蜻蜓”的小型太空船,到確認有開采價值的小行星上取樣回來研究,以進一步摸清其資源情況。
“蜻蜓”飛船計劃準備於2016年開始實施,其任務是用兩三年的時間從精挑細選出的、價值較高的近地小行星上采集並運回約重23~45千克的原材料。它運回的這些樣品將供科學家詳細分析,確認小行星上礦物是否具有足夠價值,並確定下一步探測與開發目標,且為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提供依據。不言而喻,這是進軍小行星征途上的重要舉措。隻有完成了這一步工作,才能研製和運用更先進的探測飛船和工具,開采並運回更多的小行星資源,實現深空礦業公司預定的一項重要目標。
財富哪裏來?
如何從小行星那裏獲得財富呢?
除了出售樣品,深空礦業公司還希望從一些材料中提取金屬和其他有價值的商品,研發在太空製造燃料和太陽能電池等部件的技術。如將小行星上的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以便造出液氫液氧低溫高能火箭推進劑。同時,氧氣還可供航天員呼吸。更直接的想法是,探測飛船尋找並收集諸如黃金、鉑金等稀有貴重金屬,采集後運回地球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