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老板(2 / 2)

東西在他們手上,真是糟蹋了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他們除了知道這些東西值錢之外,還有可能知道點什麼呢。

林笑書在意是有一點在意,但是不在乎。中華五千年來雖說文明沒有間斷過。可是一代又一代,多少東西消失了。再多消失一些,又有什麼關係。

林笑書一個人,不還帶了一個果籃。來到古老板的二手書店前。這是一家很普通的二手書店。硬要形容的話,那麼林笑書就隻有一句:“跟京極夏彥筆下的京極堂的書店差不多。”

林笑書到時,書店裏隻有零星的幾個人。不過請不要誤會,這家店裏的生意從來都是這樣。並不是隻有這時才冷清。

然而古老板並不在乎,別忘了人家有錢著呢。開書店也不是為了好玩或者是興趣之類的。這是古老板的師父留給古老板的。

“師父,最近在看什麼書?”林笑書問。林笑書知道現在的師父,唯一愛好就是讀書。

“我在看《鬼吹燈》。”古老板說。

“師父,你是在和我開玩笑嗎?”林笑書說。

“我說真的,你不也常說我要時髦一點嗎?最近剛收進一套《鬼吹燈》,不錯啊,寫得真不錯。”古老板說。

“確實,天下霸唱寫得不錯。如果你喜歡的話,還可以在看看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也不錯。”林笑書說。

“行了,有什麼事說吧。”古老板說。

“陳啟明,你了解他嗎?”林笑書問。

“又是為國分憂嗎?”古老板說

“是的。最起碼在你心裏算是。”林笑書說

“可是在表麵上陳啟明可是一個愛國的商人,人家不久前才捐了一副徐飛鴻的真跡給國家,避免了我們的國寶流連在外。”古老板說。

林笑書有時對於師父,還真是有點無語。都說中國人的性格是中庸和平,內斂含蓄,有些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古老板可是個代表人物。古老板說的話還真是要意會。如果他在誇你,別高興,他不一定在誇你。如果他損你,那他就一定在損你。

林笑書記得以前父親林笑書有幾個學生,有一個學生也知道古老板是行家。於是就寫了文章想讓古老板看看。古老板看完之後就說:“如雙錘擂鼓,八竅已通七竅。”林笑書記得當時那學生還高興好一陣子。

林笑書知道後就對師父說了一句話:“這典故用的好。”

林笑書知道師父這兩句話的意思。師父是引用了紀曉嵐的典故。沒錯,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裏麵那個紀曉嵐。講的是有一學子將一文章拿給紀曉嵐看,紀曉嵐看完之後就說了兩句話:“此文如雙錘擂鼓,八竅已通七竅。”結果那人很是高興。後來有友人問紀曉嵐為什麼這麼說。紀曉嵐說:“八竅已通七竅,即是還有一竅不通。單錘擂鼓的聲音是:通,通,通。雙錘擂鼓就是噗通,噗通,噗通,不通,不通,不通。”

林笑書估計這人是不知道這個故事的。不過父親的學生大多是研究曆史的。不知道,也就活該被調侃。

“你也說了表麵上。”林笑書說。

古老板沒說話。

“他捐一幅畫,可他偷運了多少件東西出去。”林笑書說。

“據我所知,他即使把故宮的所有東西都搬運出去。你也不會有一點反應。不是嗎?”古老板說。

“北宋鈞窯玫瑰紫窯變釉雞首壺,官窯青釉三足爐現在在他手上。”林笑書說。

“確定?”古老板問。

“是。”林笑書說。

鈞窯玫瑰紫窯變釉雞首壺,官窯青釉三足爐這兩件是國寶,而且不是一般的國寶。林笑書的父親為什麼會在監獄裏就是因為這兩件瓷器。

不要以為國寶會每時每刻都待在博物館裏。東西是需要保養的。每個博物館都會定時的講東西送到專家那裏進行保養修複,林連天就有一項任務是保養瓷器。當時兩件東西送到這裏來保養。可是從這裏丟了。本來林連天責任也不大,本來就是,林連天隻負責保養。至於保護有專門的護衛隊。可是後來查,卻說林笑書的父親有份參與國寶失竊。於是進去了。因此林笑書才會對這兩件東西如此窮追不舍。

“警察的話,你永遠別想捉到陳啟明。”古老板說。

“為什麼?”林笑書說。

“明著的人隻能接觸到明著的事情,要想碰不見得光的事情,那隻有那些本來就見不得光的人”古老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