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八十九章 鸞鳳和鳴(1 / 3)

從書記辦公室回來。江新鳳和路超濬關掉手機,閉門謝客,在江新鳳的臥室就市裏決定出售魏陽中學一事進行緊急磋商。江新鳳說:“我們‘鳳外’這三年來一直呈現出學生生數擴張,教學質量提高、組織結構優化的良好態勢,如果市政府的要價不高,我們有條件購買魏陽中學,而且我考慮,王市長說的外地投資者躍躍欲試的情況恐怕不是虛言,做大做強的機會對我們來說,稍縱即逝。”

路超濬說:“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教育不但具有社會價值,而且具有經濟價值,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投資領域。我們學校全新的辦學機製和管理模式,集團化的運作方式,都會對魏陽中學產生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按我們的實力購買沒問題,不過,為了後續工作能夠順利,我們也要和市政府明確一些補充條款,而且必須在轉製協議中注明。”

江新鳳問:“你看,要明確哪些條款呢?”

路超濬說:“魏陽中學的校級領導我們集團無法消化,應由市教育局負責安排;三年過渡期內。經我校同意,有些老師如有就業門路,可提前離開,沒有其他就業門路,校內工作又不能勝任的,待崗期間,我校隻發基本工資。”

第三天,江新鳳、路超濬一起去找王市長,談了他們的條件,市裏研究後,表示同意。最終,江一鳳出資3500萬元,與市政府簽訂了關於魏陽中學的轉製協議,取得了魏陽中學的經營權。

2005年8月10日簽協議那天,江新鳳以少有的一身隨性時尚的打扮出現在魏陽中學簽約現場,她那富含親和力的形象立刻吸引了各家媒體的鏡頭,麵帶微笑的江新鳳顯得輕鬆而典雅,笑盈盈地同先期到達的王市長、馮局長攀談。上午10點整,原魏陽中學許校長已將教職工隊伍整好,與列隊而來的“鳳外”教職工一起分成十列站好。兩台攝像機和記者們手中的相機同時對準了主席台。

禮儀小姐從主席台兩端捧出轉製協議文本,讓馮局長和江新鳳交換簽字。王市長、路校長等出席了簽字儀式。

簽字完畢,記者紛紛向江新鳳提問,麵對眾多媒體的鏡頭,江新鳳真誠地吐lou了自己的心聲:“我們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簽訂魏陽中學轉製協議的主要目的是繼續把鳳凰實業集團的教育事業做大做強,支持魏陽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家鄉父老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們將魏陽中學納入鳳凰實業集團旗下。將賦予它濃烈而鮮明的產業色彩。讓它參與市場競爭,重新顯現出活力與生機。”

轉製後,路超濬將鳳凰外國語學校的高初中老師與魏陽中學的高初中老師進行混編。排班、排課,待遇上一視同仁,管理上統一采用“鳳外”模式。這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地優質高中入學難的矛盾。學校從管理模式轉製到運營模式後,資源被有效激活,投資者和學校運營管理層、一線執教人員的辦學積極性被分別調動起來。過去那種由政府包辦和壟斷教育的現象逐步消除;政府的角色由控製者轉變為監督者,辦學體製真正走向了多元化。

這樣一來,魏陽中學的招生形勢迅速好轉。轉製前,魏陽中學2004年的招生規模是新初一8個班400名學生,新高一10個班,540名學生;轉製後,學校招生規模擴大,2005年夏季招生,新初一達到18個班900名學生,新高一達到20個班1100名學生。最終,在魏陽市建成了教育平等競爭的平台;首開現代學校製度之先河。對周邊地區的教育改革產生了較強的輻射作用,提高了魏陽市在教育方麵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