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法製度競爭力的探討(1 / 2)

經濟法製度競爭力的探討

經法視點

作者:孫仙旭

摘要:製度是用來對個人行為進行規範和約束的各種規則的統稱。製度的選擇將會對經濟績效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麵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時,每個國家都會選擇適合自己國家發展的製度。而這種國家在選擇規則方麵的競爭其實就是製度競爭。本文主要分析和討論了經濟法製度競爭力。

關鍵詞:經濟法;製度;競爭力

在我國製度體係中經濟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經濟法的發展過程中,它可以通過降低交易費用、提供信息、維護安全、降低不確定性以及確定產權等來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讓市場次序得到維護、讓社會能夠穩定發展等。但是和經濟法在國外發達國家發揮出的作用相比,經濟法在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中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主要因為是我國並沒沒有真正重視經濟法在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經濟法製度競爭力也沒有能夠在我國得到很好的體現。所以加強對經濟法製度競爭力的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製度競爭力的相關內容概述

(一)製度競爭力的前提條件。製度競爭力開展的兩個重要前提條件就是製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設計性以及製度的多樣性。隻有當有幾方主體存在的時候競爭才能有效展開,當競爭主體主要一方時,競爭將無法展開,而製度競爭也是如此,隻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製度存在才能有效的展開競爭。除此之外製度還需要具有可設計性才能讓製度競爭主體在對製度質量進行判斷之後對其進行創新和模仿,對製度的環境進行完善。

(二)製度競爭力的體現。製度的主要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費用、提供信息、維護安全、降低不確定性、提供激勵、收入的重新分配、提高生產效率、配置經濟優勢以及經濟機會等,而製度競爭力的主要表現就是一種新製度的產生、發展到最後取代另一種製度,主要就是因為這種製度在製定的功能方麵表現更加突出,有其他製度所不具備的功能。

(三)經濟法的製度競爭力。經濟法的製度競爭力其實就是從製度競爭的角度去發現經濟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相比具有的一些獨特價值和功能。在我國的法律體係中經濟法、行政法以及民商法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和市場經濟行為的聯係也比較緊密,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經濟法的製度競爭力主要是從行政法以及民商法的功能中表現出來的。

(四)經濟法製度競爭力的屬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法作為獨立的法律部門在我國的法律體係中擁有一席之地已經成為了無法回避的事實。

二、經濟法製度競爭力的分類

(一)宏觀調控的製度競爭力。秩序是法律最主要的一種價值取向,從經濟視角來分析秩序它就表示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協調發展。民商法是一門和市場經濟聯係比較緊密的法律,它的主要目的也是讓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實現有效的協調發展,而采用宏觀調控法則能夠對宏觀經濟進行有效把握,也可以讓區域間的經濟更加平衡,同時還能夠傳遞宏觀經濟方麵的信息。

(二)市場規製法的製度競爭力。市場經濟最開始是在西方國家出現的,但是發展至今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開始采用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一種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經濟製度,它對於經濟的發展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市場經濟能夠健康運行和對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兩大機製就是競爭和教育。通過市場規製法則能夠有效維護市場經濟的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

(三)社會保障法的製度競爭力。在人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社會的穩定,而且社會穩定也是人民群眾追求的一種常見的價值目標。而經濟法、行政法以及民商法在保障社會穩定方麵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隻是在實施的具體效果和社會穩定的保障機製方麵卻有著比較大的差異。

(四)企業法的製度競爭力。企業的出現讓人類社會發生了變革,它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在智力、技術以及體力方麵的局限性,把人們的勞動有效結合起來,從而來獲取更多的利益和財富。在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采用有效的法律機製讓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更健康和穩定是所有國家的首選。企業法能夠對調整和完善企業的內部結構和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讓中小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讓勞動力產權得到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