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經濟發展與金融需求(2 / 2)

充分發揮政府在銀行與農戶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與金融機構和農村經濟組織之間的聯係協調,互通信息,增進了解,鞏固合作,千方百計為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籌集和協調資金。主動為銀行、農村經濟組織牽線搭橋,加強信息溝通,增進雙方了解,促進有效合作。及時了解和掌握金融信貸政策導向、投放的重點領域及金融運行情況等,並積極推介項目,協調貸款資金。

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的力度,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等多種經濟手段,切實推進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體係的建設。

(二)加大農村金融組織的創新,培育適合農村特點的金融服務體係。

在農村建立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金融互助合作社等組成的多元化農村金融體係,是解決農村資金缺乏問題、完善農村金融體製的有效方法。

積極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麵向“三農”、紮根基層的中小型金融組織,與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互為補充,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係。積極開展新型金融組織的試點,堅持高標準、高起點、規範性,嚴把準入關,加強日常業務的監管,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創新型金融機構切實為“三農”經濟和中小企業服務,實現持續規範健康發展。

(三)增加農村金融供給,引導農民利用金融工具發展生產。

在充分考慮農戶的金融需求的基礎上,培養農戶自發利用正規金融發展生產的積極性。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轉變農民的觀念,培訓農民金融知識,提高農民的素質,使農戶潛在的金融需求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激勵銀行機構加大對農村金融需求資金的投放量。采取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激勵手段加大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支農力度,提高對廣大農村市場金融需求的服務水平。對於在支農方麵成績突出的金融機構,政府予以相應的獎勵。

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應該以建立政策性金融為主,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要任務。政策性金融機構應該加強與農村金融政策的有效銜接,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三農”,並且要落實和完善涉農貸款稅收優惠、定向費用補貼、增量獎勵等政策,切實解決農村經濟融資難的問題。同時,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應該加大對農村重點領域和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拓寬支農領域,加強開展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政策性信貸業務。

(四)加強農村地區的專業合作社建設

農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振興農業經濟的基礎,也是解決農村金融需求不足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加強和健全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於農村經濟的全麵發展。對特色優勢明顯、組織機構健全、服務功能齊備、信用狀況優良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實施聯保聯貸等方式。對信用等級低的合作社實施限製金融產品投放的措施,促使其改正不良行為,重新提高信用水平以便能盡快獲得涉農金融機構的支持,使專業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

可以探索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籌建農村資金互助社,培育真正意義上的農村金融互助組織,搭建連接農戶與市場、金融資本與民間資金的橋梁。

(五)設計適合農民的理財產品,擴展農民理財渠道

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要進村入戶,並充分利用互聯網、電視、報刊等多種載體,積極宣傳適合廣大農民的金融理財產品。金融機構在提供農業生產貸款、參謀農民致富項目的過程中,將通俗易懂、實用具體的涉農金融知識宣傳到農民家中,提高農民利用金融創業的意識,調動農民參與生產、理財、投資和消費的積極性。

地方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隻有加強農村金融機製的改革和創新,充分發揮金融市場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才能更快地完成農村經濟的結構調整和健康快速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者單位:北戴河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