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未知來信(1 / 2)

“雅靜,過來,這兒!”朵兒已經在靠窗的一張桌子上吃著了。

“嗬~”我內心稍揚,客氣的說“這麼快就收拾好了?”

“是呀,肚子餓死了。”朵兒似乎食欲很好。

我看著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於是也大快朵頤起來。

“你喜歡朗誦嗎?”朵兒的突然問話,讓我一頭霧水。

“為什麼這麼問?”既然是跟此情此景毫不搭邊的話,肯定有理由。

“9月10日教師節在市的文化彙演廳有一個詩歌朗誦比賽,剛剛我正好與琳達教授碰到麵,她叫我去參加,還說征求一下你的意見,看你去不去。”

“琳達教授是誰?”我問。朵兒也是今天才來到斧工大學,怎麼就認識其他教授了。

“昨天晚宴上的女強人——王主任。”她解釋道,“琳達說年輕人需要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沒有其他人選了麼?”我平時雖然也很喜歡文學和詩歌,但上台朗誦還始終不是我的意願。

“她說學校方麵是希望我們兩個去,並且目前學校裏年輕的教授已不多。”

“我回去考慮兩天吧。”我覺得現在的狀態還不適合做決定。

“8月30日是報名的期限。”朵兒似乎是已經決定要去了,她用堅定的語氣告訴我報名期限。

“好的。”我說。

第二天8月23日,學校就正式開學了。我本學期的教學科目是《dna核酸改造》。早上8點鍾我就到教科研處領了課程表和備課本,然後到行政樓的儲物科領了教材和教學道具。

我每周要上十節課,上課的教室在基因大廈二樓階梯教室。

中午我吃完飯就直接到基因大廈熟悉教學環境。二樓階梯教室有八十個座位,每排有十個座位,一排比一排高,共八排。天花板很高,四麵高牆上有透氣窗口。講台布置得跟人民大會堂似的,講桌上有話筒,有投影儀器和黑板。我觀察了一下,設備都還不錯。心想在這裏上課應該不會太辛苦。

考察完上課用的教室後,我就跑上了二十二樓。因為生命科學學院給還我安排了一個獨立的實驗室——基因改造工程實驗室,專屬於我的研究室,在基因大廈的二十二樓。

二十二層的研究室采光很好,總共有九百多平米,其中用玻璃擋板隔成十二個小間,隻剩研究室的中間有一條兩米寬的走廊貫通。研究室外的東南麵是一道通向基因大廈露天樓梯的走廊,西麵牆有四個大拱型哥特式古式鏤空窗。由於基因大廈位於斧工大學的西北角,透過實驗室的窗戶可以看到校外的泗溪河,河水潺潺,清澈見底。河的對麵還有人家和一座城中小山坡。

實驗室裏有各種生物研究器材,培養胚芽用培養皿,孕育胚胎用保養箱,有dna核酸提取劑,還有各種生物用試管和解剖動物的醫用刀叉。因為是二十二層,實驗室很安靜,我想平時也很少學生會跑上來吧,除了真正屬於我帶的學生可以上來。那麼,以後我就可以恣意構思我的實驗計劃,暢洋dna核酸改造重組之旅。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隻要一上完課就跑回二十二樓,在實驗室裏調試新機器,觀察經過dna改造的新胚胎成長,不斷的解剖提取小白鼠的細胞,有時候也會解剖兔子的或其他動物的身體提取細胞,分離出細胞核然後試驗基因新重組。

研究室的生活枯燥而沉悶,每天奔波於教室與實驗室之間,常常工作到晚上十一點才回到我在華西苑的公寓,有時候獨自一個人於深夜走在校園的小道上,會有短暫的寂寞和孤獨。不過當我回到自己裝修時尚風格溫暖的公寓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回想每一天的工作成果時,內心又感到了充實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