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藍茵影視每年投資25億人民幣的資金,供優秀的各類導演申請,的確大大提高了華夏的電影水平,如今,可以說,華夏的電影的質量和繁榮度僅僅次於好萊塢,是沒有一個人會出來反對的。
韓棒子國的電影曾經火了幾年,但很快熄火了,唯有電視劇還不錯。印度呢,還是那樣,量多卻談不上質優。
在這個時空,華夏電影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可以說60%的功勞歸於藍茵影視。而由藍茵影視帶動的起來的競爭意識,不僅讓華夏影視界,就是讓好萊塢也深受影響。
由於近代曆史的原因,西方文化仍然在這個時空占有主導地位,因此藍茵影視的電影,特別是請華人演主角的電影,每年一兩部或者兩三部在全世界流行,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想大規模的流行,卻是不可能的。因為一部電影嘛,就算裏麵不涉及到意識形態的成分,但各國觀眾還是願意看到本國明星的表演,這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問題。
除非這個時空,華夏文化占主流了,說華夏語的國家有幾十個了,否則華人電影從總體上還是拚不過好萊塢的電影的。
當然,這裏所說的華人電影,是指華人主演的電影 ,而不是指華人導演,華人電影公司的電影。
因為觀眾們看電影,最關心的還是演員,而不是電影的幕後導演和公司。
所以呢,藍茵影視要賺錢,就必須在拍華人主演的電影的同時,也應多拍一些西方明星主演的大片,而藍茵影視目前的確是這樣做的。
網絡時代早就到來了,iku網為什麼每年燒十幾億人民幣,還要一絲不苟地辦下去呢?為什麼藍茵影視每年出那麼多錢,供優秀導演申請拍電影呢?真的是僅僅是為電影學院藝術學院的學生提供工作機會嗎?
如果這樣想,那就有些錯了,華夏李先生的確有為電影事業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的想法,但資本家嗎,向來是不做對自己一點好處甚至好處甚少的事情。藍茵影視這樣做,無非有最重要的兩點:擴充自己的影片版權和在影視界的影響力。
當然,也可以去其他公司買啊,但怎麼買啊?獅子大開口的大有人在。
在歐美日韓等版權保護得比較好的國家來看,一部電影的碟片銷售和租賃收入已大大超過票房收入,網上付費視頻點播也需要大量電影片源。
但在華夏卻不行,因為盜版太多了,在這個時空這年,還沒有有效的約束方法。
藍茵影視有著雄厚的資金,並且藍茵影視背後的力量,讓美國的大型財團都有點“炫目”的程度,在解決完TVB的藝人團隊後,藍茵影視又做了一個舉措:進軍美國市場,在好萊塢開設藍茵影視的美國分部。
這件新聞倒沒有引起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和美國民眾多大的反彈,為什麼呢?這就是大家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上有藍茵影視的存在了。
而藍茵影視公開的說法是:開設美國分部,為了方便更好地和美國的電影公司合作。
而且,這個分部不挖美國的大牌明星,也不招聘普通的藝人,僅招收工作人員,方便合作。
不管怎麼樣,給美國佬提供了將近20個人的就業崗位嘛。
凡事一步步來,不能操之過急。
5月下旬的一天,楊菲兒對老公歎道:“哎,我突然有個想法,如果我們能收購迪斯尼,擁有它的主題公園的資產,那麼,藍茵綜藝就很完美了。”
老流氓搖頭歎道:“這別想了,除非你成為美國人,否則不可能收購的,有錢也收購不了。”
楊菲兒又道:“藍茵綜藝還缺什麼呢?歌謠部門已經相當於被我們淡化了,也沒有試水模特公司,還沒有廣告公司,對了,還沒有主題公園。不過,我們可以退出娛樂城計劃!”
“蛋糕很大,留點給別人吃吧。這是你老公做人做事的一項原則。嘿嘿,不過,模特公司嘛,倒可以弄一弄!”
楊菲兒橫了他一眼:“想得美,有我在,別想什麼模特公司了,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有了楊菲兒這話,模特公司絕對在藍茵綜藝裏是開不起來的。
藍茵影視又推出了“電影院計劃”,外界以為這家公司是在搶占國內院線市場,可是卻沒有想到,藍茵影視真正的目的,是在買地,實現資產的保值。
而這一次呢,電影院計劃有不一樣了,這一次要建的是“購物中心、休閑、電影、動漫”為一體的“娛樂城”,比幾年前的投資更龐大。
這次投資規模達到了1500億人民幣,將在省會城市,修建15座,每座的平均投資為100億人民幣。
本來呢,許多城市對修建電影院這東西,不是特別“感冒”,因為電影院這東西是“納稅小戶”。但是呢,如果是高達100億人民幣的“購物娛樂城”就不一樣了。
廣電部門開綠燈了,地方政府拿著“橄欖枝”歡迎。
15座購物中心,有的將規劃為大型超市,有的將規劃為奢侈品店賣場;休閑動漫呢,當然有的會開成高級網吧,有的是電玩店...
但凡事欲速則不達,這1500億資金得在5年長的時間花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