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如果能把在華夏的院線份額由現在的10%提高了30%,算是一個不錯的勝利!”老流氓道。

“嗯,既然收購國有的院線有些難度的,那麼就不收購了,我們也建,擠掉他們的市場!不過,這之前,得審批,又得破點費了!嗬嗬,藍茵光電的最新的電影屏幕式的OLED顯示器可以送幾張出去了...”楊菲兒笑道。

華夏內地的國有院線不好收購,不代表香江的不好收購啊。

TVB被剝離了藝人團隊,並入了藍茵影視的香江分部,電視劇當然還是拍的,沒有以前那麼多人怎麼辦?招聘臨時的演員啊。而且,香江的藍茵影視在正式運行後,也推行了幾大舉措:一、增添設備和服飾,不再和以前那樣,連許多一線明星拍部電視劇,劇中穿的總是同一件衣服。甚至這部戲中的衣服到下一部中還繼續使用;二、由於人員精簡了,將保證每個簽約藝人每年都鏡頭上,做到人盡其用;三、提高香江的電視劇的投資以及演員的片酬...

被辭退的藝人哪裏去了?有些覺得自己實在不會重新火起來了,就直接另謀生路了,但還是最少有一半被香江的各大小娛樂公司簽走了,但那個待遇低啊,可這些娛樂公司道:有工作總比沒有工作好吧?

著名的電影演員一般是不拍電視劇的,而一般的一線電視劇明星上電影,片酬卻隻能拿到二線,電影和電視之間雖然沒有明確的界限,但還是兩個不同的“圈子”,都有“圈內保護主義”的。但怎麼說呢,電影明星拍電視劇,片酬肯定是比較高的,所以這種“保護主義”都“是“對下”的。

比如,mm在模特界那麼火,可是拍電影,片酬卻隻有8萬人民幣不到,春哥在選秀界那麼火,可惜的是,片酬比mm更低。

其實,按著常規,藍茵簽約一個知名的藝人,是不應該僅給幾十萬人民幣的稅後收入的,在一般的影視公司、娛樂公司,比如,簽古天樂這種級別的明星,一年給2000萬港幣,公司為了掙回這2000萬港幣,就必須充分榨取古天樂的剩餘價值,讓他不停拍電影、接廣告。當古天樂一年賺的錢還不夠2000萬港幣的時候,那麼就說明“天樂”哥快混完了。當每年賺的錢高於2000萬很多呢,天樂哥也許也有意見了,就要求公司給自己加“簽約費”。許多比較有名氣的藝人都是因為“簽約費”的問題和公司鬧矛盾,對於剛出道的,如果敢自以為拍了一部大片就對公司要著要那的,要公司改變當初簽的協議,那麼有些大公司,就會將這個藝人“雪藏”,意思就是“看你還驕傲自滿否,不讓你上鏡了”,許多藝人一被公司雪藏了,就服軟了。

藍茵用的是另外一個模式:保底年薪+片酬提成,這種模式當然可圈可點,可是當簽約藝人們都成了公司的股東後,這些藝人的想法又不一樣了,能主動為公司考慮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在藍茵綜藝,賺錢的是藍茵遊戲,這麼多年,都是藍茵遊戲在補貼整個集團的運行,所以這些藝人有的時候也無奈,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算再努力一些,對公司的業績提升不是太大,因為公司如今的市場太高了,一部賣座的電影能賺多少錢啊?就算是當年大老板盯著多頂帽子親自參與的《大劍師》,分紅也隻是如今藍茵綜藝業績的一個零頭。

不過,在藍茵影視工作,能夠拍超級大片,能夠名聲在外,能夠有豐厚的收入,這一點,還是挺能打動簽約藝人的心的。

從電影院出來,如果沒有大導演捧,沒有大公司捧,沒有大老板捧,一個演員,憑自己的能力要成為著名影視明星,是非常難的,這就是導致許多藝人在大導演大老板以及公司高管麵前,有些低三下四的樣子。

藍茵影視還好,因為是楊菲兒兼任經理的,而且大老板華夏李先生不是那種“吃窩邊草的兔子”,沒有和公司的簽約女藝人鬧出什麼醜聞。

當然,華夏李先生最主要的還是他認為要顧及老婆的感受,老婆是經理,怎麼能在老婆管理公司和女明星們眉來眼去呢?這也太欺負老婆了吧?

藍茵影視的簽約明星們也有飯局的問題,因為雖然是藍茵影視簽約了他們,但是藍茵影視卻沒有選角的權力,這個權力,在華夏內地,是掌握在導演手中的,當然,如果是華夏李先生或者楊總親自說這部戲該誰演,一般情況下,導演也會同意的。但藍茵影視的其他高管,卻是沒有資格幹涉諸如老謀子、陳導、吳宇森、徐克這些大牌導演的選角權力的。

所以呢,當這些大牌導演喊某些女明星去參加某些飯局時,這些女明星不得不答應,她們不能得罪公司,更不能得罪大導演。

藍茵影視推行了多年的“10億50部”計劃、以及從2010年開始推行的“10億25部”、“10億5部”的計劃,這麼多年,的確出了不下20部的好作品,這些作品當然大部分都是文藝片或者生活片,之所以叫好,肯定不是因為片子的場麵大,而是因為劇本好、演員好、拍攝的手法好。

而從2010年開始的“5億20部”科普片以及記錄片計劃,更是將華夏的此類片子的質量大大提高了許多,比如,就有華夏的動物學家首次申請到了高達4000萬人民幣的資金,來拍一些類似於“動物世界”的科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