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客人,剛才我的兒子無禮,你們不要見怪,萬能的騰格裏降了這場瑞雪,將吉祥的客人引進家門,你們快進氈房取取暖吧!”老婦人和善地邀請道。
貢布見老婦人識得雲丹阿爸,頓時很高興,招呼後麵的人跟他前來,雙手合十俯首一揖,對老婦人說:
“慈祥的老阿媽,您剛才說的那個僧人就是我的阿爸雲丹朋措,我叫貢布,那邊還有我的兩個兄弟德吉跟格桑,願佛主保佑您。紮西德勒!”
眾人走進氈房後,都規規矩矩的圍著火爐就地席座,老阿媽讓巴圖布赫給他們一人倒了碗熱乎乎的馬奶酒。眾人一一謝過。巴圖自己斟了一碗,用無名指在碗中輕沾一下,朝頭頂一彈,然後又沾一下向地上一彈,最後沾一點抹在額際,張遠祚他們都看不懂,貢布兄弟們則重複巴圖的動作,然後左手捂在胸前恭敬地對蒙族阿媽說:
“慈祥的老阿媽,我們受雲丹阿爸之命護送漢人解放軍去往北京,就在上遊的林子裏遇到伏擊,我的大哥多吉帶著幾個兄弟去林子的另一邊配合解放軍,全靠諸佛菩薩保佑和這位是漢人烏達的神勇我們才得以脫離險境,隻是不知道我大哥多吉他們現在怎麼樣,佛主保佑!”
老人家和巴圖聽完,都雙手合十一起祈願,表示同情。
“老人家,深夜討擾,十分抱歉,我謹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向您表示感謝。”張遠祚恭敬的說,“請問老人家,這裏是什麼地方?離最近的兵站有多遠?”
老人家聽不太懂官話,轉頭看著巴圖。
巴圖每年春秋季都會騎馬帶著皮子去包頭換回需要的鹽巴以及米麵,總跟漢人打交道,見過解放軍,知道他們都不傷害百姓,專打土匪以及欺壓百姓的惡霸,還總幫助孤苦羸弱的老人修繕帳篷氈房,找回丟失的牛羊。所以他最喜歡解放軍,隻是沒有這麼近距離的接觸過,自他們進氈房後一直上下仔細打量著解放軍的打扮,見張遠祚身材魁拔,說話謙恭有禮,於是向阿媽解釋道:
“這位漢人解放軍說,他感謝您款待他們,問這是什麼地方,離巴彥淖爾盟有多遠。”
“噢,這裏叫野豬灣,屬於巴彥淖爾盟,前麵的這條河叫丹春河。每年春季河流上遊先行解凍,河水夾雜著冰塊衝將下來,遇到低淺之處便四處漫延,形成許多泥淖,於是河道周圍水草豐盛,蘆葦密布,常有丹鶴往來遷徙,遂名丹春河。丹春河此轉向流經東南,彙入黃河,正好此處林間帶地勢低平,河水帶著冰塊漫到林間深處,形成了這個沱灣之地,而這個沱灣由於春季河水漫溢,周圍沼潭湖淖甚多,常有野豬出沒,早先的獵人們就叫這個湖灣為野豬灣。自此向北徒穿過楊樹林,翻過山就能看見黃河,過了黃河就是巴彥淖爾了。”老人家回道。
巴彥為富饒之意,淖爾就是湖泊,野豬灣出現在這裏也合情合理,隻是這沱灣不是黃河滿溢所致。
張遠祚怕驚擾了蒙族牧民母子,不敢將剛才慘烈戰鬥的實情相告,但又想盡快到達最近的市鎮,聯係當地政府及武裝部門,於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