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隻見一蒙族穿著的漢子端著一把獵槍走了出來,其後一位婦人提著一盞燈火。
這名漢子打了一聲呼哨,兩頭獒犬掉頭跑了回去,圍著漢子打轉,還不忘朝著張遠祚這邊吠叫幾聲。
蒙族漢子見有帶槍的解放軍,身後有幾名藏族打扮的人,且都帶著槍,心中疑慮,不敢靠近,操著一口濃重的蒙式漢語問道:
“你們是什麼人?”
“安達,安達,乃紮。”貢布一邊喊著,一邊將叉子槍舉起,然後扔在雪地裏,緩緩的朝蒙族漢子走去。
蒙族漢子聽藏族人竟用蒙語稱呼自己“安達”, “安達”蒙語裏是兄弟的意思,“乃紮”是朋友,心生好奇,而且對方將槍放下獨自走過來,於是心中放下幾分忌憚。
“我們是蒙人最忠實的安達,我們來自巴顏喀拉山的結古鎮,是念青唐古拉山戰神的兒子,我們護送解放軍戰士去北京,我們的阿爸是雲丹朋措,他曾經來過巴彥淖爾盟,治好過很多牧民傷寒病,蒙人都叫他神醫安達。”貢布大聲說道。
藏族人一般介紹自己都帶著明顯的地域名字,他們是藏族東部的康巴人,但屬於昌都,所以對外都稱自己是昌都康巴人。藏族人崇拜戰神的觀念非常之古老而且普遍,每一個男子成年後都有自己的戰神,這是專有戰神,還有一些群體以及部落所共有的戰神,這些戰神通常以神山,大湖,名泉,老樹命名。
在史詩《格薩爾王》中,提到“嶺國”是世界的中心,而“瑪域”(黃河源頭)則是“嶺國”的中心,藏族加洛、鄂洛、卓洛三大部落的寄魂湖即是黃河源頭的仁湖、鄂仁湖、卓仁湖,圍繞三大神湖有十三座山峰,稱為保護“嶺國”的十三山神,其中的“念青唐古拉山”就是其中之一,多吉,貢布兄弟的部落信奉的戰神就是“念青唐古拉山”對外稱自己是的戰神,別人一下就會明白你來自哪裏。
“雲丹朋措?沒有聽過,解放軍還需要藏人護送麼?你們快離開,不然我開槍了,我巴圖布赫的槍可不長眼睛。”蒙族漢子不客氣的說道,然後朝天放了一槍。
貢布吃了一驚,正遲疑之際,隻見蒙族漢子後麵的老婦人說道:
“巴圖,不得無禮。早些年確有一個帶著一群小孩的雲遊喇嘛僧人來過部落,治好了許多牧民。你瞧他們身上都帶著嘎烏佛盒,我們不可以對信仰神靈的人不敬。”
過去,藏人出門都帶有自己的嘎烏佛盒,盒中裝有自己信奉的戰神,同時還有經書、寶石、藏藥之類的物件,通常係在腰間,用以保佑自己在外一帆風順,同時祈佑在廝殺戰鬥中戰神與自己同在,即戰無不勝。現在的嘎烏佛盒多作為項飾而用,因體積緣故,裏麵的戰神比較小,沒有其他的物件,戰神的意義也不同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