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品飲料製造業A股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分析(2 / 3)

綜上,我國食品飲料製造業A股上市公司總體資本結構良好,但內部差異顯著,飲料製造業資本結構遠遠好於食品製造業。為何二者有如此大的差異?以下從行業特點、股東性質、公司自身盈利能力方麵對兩子樣本資本結構差異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二、資本結構差異分析

(一)行業特點造成的差異。食品製造業市場瞬息萬變,種類要求豐富,層次分明,消費者對食品口味的要求高。飲料製造業中飲料種類較少,層次不明顯,進出壁壘低,受季節影響相對較小。首先,食品的庫存周轉速度快。食品的保質期時間一般短於飲料,新鮮程度要求較高,且日需求量大,需要不斷對食品進行生產加工及處理。以上因素使得食品企業要具備較大的生產規模,加大投資。在可支配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企業大量采用了負債的融資方式。其次,食品種類多樣,加工流程複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降低了企業可支配資金。飲料企業種類相對較少,原材料成本及製造加工的複雜程度都相對較低,可以節省企業的可支配資金,間接減少債務支出。最後,從包裝角度看,食品製造業的包裝所占用的資金多於飲料製造業。目前,食品製造業企業更加注重食品的外觀設計、包裝,這會導致生產成本上升,間接使得企業可支配的資金減少。而飲料製造企業,則不需要過多的包裝,降低了成本,企業可供支配的資金也較多。在都選用債務融資的方式下,飲料製造企業資產負債率更低。綜上,庫存周轉速度、商品種類、包裝的行業特點使兩子樣本資本結構有很大差異。

(二)股東性質造成的差異。所有上市公司十大股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機構投資者和組織投資者。而研究分析,前十大股東中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情況顯著影響公司績效,前十大股東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越大、位次越靠前的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顯著好於其他企業,因此機構投資者對提高公司績效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從該結論看,績效好的企業資金運用會更加得心應手,舉債壓力也會更小。在18家食品製造業的十大股東中,個人投資者所占份額較大,占十大股東股份總額30%以上的有5家。在33家飲料類製造業的十大股東中,個人股份超過總股份30%的企業隻有一家。在食品類製造業公司中,個人投資者數量大於3的公司數占該類公司比重的50%,而飲料類製造業隻有21%。顯然,較大比例的機構投資者對飲料製造業公司的績效起到了積極作用,提升了飲料製造業的績效,使其資本結構更優於食品製造業。

(三)公司自身盈利能力差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有基本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潤、銷售毛利率等。基本每股收益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比值越高,表明公司創造的淨利潤就越多。現在絕大部分學者認為資產負債率與基本每股收益存在聯係,即每股收益增加會使負債比率降低。未分配利潤與資產負債率有一定關聯,企業可以利用未分配利潤來償還公司債務。銷售毛利率指標越高,盈利空間越大。因此,企業有較多的自由支配資金應對財務危機。以下為各盈利能力指標對資本結構影響分析。

1.基本每股收益對資本結構的影響。食品製造業的基本每股收益平均水平為0.39,飲料製造業的基本每股收益平均水平為0.47,食品類公司整體平均水平為0.45,可以看出食品製造業的基本每股收益平均值遠遠小於飲料製造業。食品製造業基本每股收益上升趨勢在2009年以後開始快於飲料製造業,而飲料製造業上升趨勢逐漸變緩,這表明食品製造業的資本結構逐步優化,但二者平均水平仍相差較大。基本每股收益較高的公司,資本結構相對更優,飲料製造業的資本結構優於食品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