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會為了付出這麼多,那這一次也為了他們與我成婚。倘若你離我而去,整個虞淵國的人,乃至你所見到和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屍體!”
他轉身離開,長發和黑夜融合在一起,仿若纏繞的煙霧,一層層將柳花明牢牢裹住。
劉道裏一走,一直站在暗處曾是白虞族太妃緩緩從樹影下踏出,她看著立在石階上憔悴的柳花明,心中也有些難忍。當初柳花明為了救他們冒了多少險,在他們臨走前,還贈送了自己僅存的財物給他們過日子……這樣的女子她並不想傷害她:“柳姑娘……”
“太妃。”柳花明收斂了情緒,朝著前來的婦人微微行禮。
白虞太妃走至她身側,仰頭看著移植來的槐樹開滿了美麗的花:“柳姑娘有過自己喜歡的人嗎?”
沉默少許,柳花明如實回答:“沒有。”
“你不願意嫁給大王,是因為自己不喜歡他嗎?”
又是久久的沉默:“他與我自小便相識,我一直當他是摯友。我不願嫁他,是害怕從此之後,他會真的墮入魔障。劉道裏的執念太深太重,無論是對虞淵也好,還是對其他人也好。他背負和承受著,這些已經成了他的心魔。”
就像一個站在地獄邊緣的人,伸出手去便是烈火焚身,腳下的曼珠沙華不斷的吸引著他跳入那地獄裏,稍有不慎就無法再回頭。
柳花明拉不住他,隻能看著他不停的向那邊伸出手去。
白虞太妃微微垂了眼簾:“我曾聽過一個故事。”
一個關於吉祥火的故事。
“從前,有這麼一個婦人,老年失了兒子,痛不欲生……”她的聲音細細軟軟,好似清泉滴落水中,一絲一絲,款款道來:“她整日守在兒子的墓旁,低聲哀吟,哭哭啼啼而不思飲食。佛祖得知後便來到老婦麵前,老婦便就求佛慈悲運用神通救度她的愛子活過來。佛答應了,他對她說,隻要能取得一種吉祥火來,就可以加持婦人的兒子,讓其死而複活。”
故事仍在繼續:“老婦了之後,就問佛祖,吉祥火是什麼,要去哪裏找?佛祖告訴她,吉祥火在世間一些人的家中,她隻要挨家挨戶去問,看誰家裏未曾死過人,如果回答沒有,那麼這產人家的火就是吉祥火。老婦人聽罷,滿懷希望。她收拾了行囊,一路往周圍村落走去,遇到的每一家她都停下來問,看見的每一個人都仔細講述她想要的東西……”
然而一家一家地問下來,沒有一家符合佛祖所要求的條件,家家都曾有親人去世過。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有生與死,生、老、病、死這是規律誰也不能避免。就這樣,老婦人找了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
終於有一日,她白發蒼蒼,已經走不動了。佛祖重新來到她麵前問她,你還要尋找嗎?老婦人說:不找了,不找了。
佛祖便遞給她一盞燈,那燈火映著光芒,引著她度了奈何橋,她的兒子便在橋的那頭等著她去。
“世間真正的吉祥火,其實就是我們的念,有時候人生漫漫,常常無法看清很多東西,也許你我的吉祥火,就如老婦一樣,當停下來時,就在身邊。”
劉道裏的執念是奪回虞淵國,得到她的喜歡;而柳花明的執念便是為他人,想為他人而活,為他人去做自己未必能夠完成的事……但她卻從未真正替自己考慮過,這樣做了有什麼後果,這樣做了自己能得到什麼,這也是執念。
但是人活著不就是這樣嗎?柳花明怔怔看著白虞太妃離去,若凡是都要為自己考慮,那一輩子豈不是被自己給束縛……等等。
她忽然像是明白了什麼。
一直以來,她都希望隨心所欲,縱然選擇幫助他人,為他人奔波,也是因為自己想這麼做,希望這麼做。她討厭被束縛,也不喜歡被束縛,可是現在她不正是被束縛在這裏嗎?
為了別人而活,為了別人而忍受……
——世間真正的吉祥火,其實就是我們的念。
她是讓自己……選擇放手嗎?
丟下虞淵城裏的人,丟下劉夜,丟下每一個可能被遷怒的無辜者,從這裏逃走……從此以後,海闊天空,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