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融入紀錄片是運用動畫中所特有的技術將現實世界中的人和事進行重新塑造,抑或是根據記錄史實來塑造其中的環境、人物等,但這種虛構是觀眾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在不違背曆史的前提下,舊貌換新顏,有利於紀錄片更為真實地表達出當時的情感,與觀眾產生共鳴。比如中央四套播出的大型紀錄片《中華五千年》,在沒有影像資料的情況下,通過動畫的形式虛構了史料中的環境、人物和事件,將我國的發展曆史有本有據地呈現在觀眾眼前。這不僅一改過去傳統紀錄片的單純畫麵、枯燥的解說形式,而且在視覺和聽覺上也給觀眾一個大的盛宴,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因此,將動畫技術穿插到紀錄片中並沒有背離紀錄片的真實本質,相反,還增加了紀錄片的色彩。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融合的形式越來越被觀眾所接受,甚至出現了一些優秀的動畫紀錄片作品。作為紀錄片的升級版,這種新形式結合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古老的史料傳說,在遵循紀錄片的真實性本質基礎上不斷地向前發展,傳承著紀錄片亙古不變的精神。
當然,在這一類型紀錄片的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怎樣才能使動畫和紀錄片更完美無瑕地結合在一起,成為渾然天成的一體。因為拍攝一些紀錄片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動畫來彌補記錄的缺陷,動畫裏缺少紀錄片的嚴謹,而紀錄片裏又不需要太多動畫的色彩因素,動畫本身所具有的假定性是不為紀錄片所接受的。這也是其備受爭議的原因。但是,曆史的車輪是前進的,在現代化的今天,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在那些想象空間比較大的紀錄片中,動畫的適當虛構和真實影像的交相輝映的表現形式更能夠展現紀錄片的真實內容。這一手段的運用可以說是對傳統紀錄片的一大突破性進展,為紀錄片的發展提供了更為豐富、先進的手段。
綜上所述,動畫技術與紀錄片的融合之所以受觀眾青睞,很大的原因在於其畫麵與觀眾的心靈產生了共鳴,這種共鳴就是我們所說的真實感。也就是說,紀錄片的真實在於它的播出能俘獲觀眾的心,這才是硬道理,而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一板一眼的真真切切。這種形式的紀錄片的發展要在遵循紀錄片真實性的前提下,對其中的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塑造,達到記錄思想的不變質傳遞就是其最大的收獲。在多元化的今天,紀錄片的形式也在不斷更新,動畫技術的加入不過是紀錄片的另一種記錄手段,而其本質仍舊遵循著紀錄片的真實性,傳達著記錄的精神。
(注:本文為2013年度黑龍江省文化廳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動畫技術與電視紀錄片的融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3C012)
參考文獻:
[1]付兵.淺析動畫在紀錄片中的應用[J].廣電藝術,2011(5).
[2]張紅軍.紀錄影視文化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
[3]劉開路.讓虛擬為真實服務:論數字特技與紀錄片創作[J].電影藝術,2004(1).
[4]劉小林.動畫導論[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