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三天之後,陳勝就在酒肆裏收到暗號,當天夜裏就帶著小皇子和****在龍門鏢局總局彙合了。
第二天早上,****任鏢頭,帶著十幾個鏢師和幾十個雜役,向著西北進發,小皇子由一個信的過的女雜役扮作出城的農婦抱著先行出了城,陳勝則稍微打扮了一下,走在雜役當中,也沒有太怎樣顯眼,再加上朝廷也不想把這些事情公諸於眾,檢查的也不是太嚴格,一眾人等全部安然出了城,向著西北落鷹澗出發,舟車勞頓,行進了約有三個多月,從初春走到盛夏,終於是到了落鷹澗。
話分兩頭,金陵王在盛京苦尋納蘭風無果後,終於還是順利登基,改國號,大元,稱高宗!大元一年,華高宗登基第一年,不知是否天意,京畿道、金陵道罕遇百年難得一見的旱災,治下境內具且出現糧荒,好在高宗及時開倉救濟黎民,派百官四處安撫百姓,各州縣設置粥鋪,也沒有造成任何的更大的影響。不過,四處有流言,傳聞高宗殺父弑兄,奪得帝位,蒼天有眼,才降下的災禍。
大元二年,東北方遊牧各族,宣布不在對名不副實的大華國稱臣納貢,號稱東北虎的東北鎮東王陳馳也並沒有給予遊牧民族與應有的打擊。
緊接著,大華境內不時有郡主自行加封為王,大華帝國高層似乎對此事沒有反應。
大元五年,大華帝國四處諸侯並起,無數王侯林立,各種有名無實的王侯紛紛站出來,挑戰大華帝國的底線。
大元六年,高宗親率二十萬大軍橫掃京畿道、金陵道十幾個王侯,威震天下。緊接著江南道、山東道、西北道、關中道、東海道各地大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或吞並、或使附近小國稱臣,短短一兩年內,天下有十八路諸侯並起聞名天下。
大元九年,十八路諸侯共同出兵討伐高宗,宣稱高宗之位以行刺得來,實非正統。諸侯打著正義之師的名義,欲討伐竊國之賊,迎回真正的國之共主。
整整八十多萬大軍,圍住盛京城長達八個月之久,最後無功而返,高宗身先士卒,帶著兵卒百姓誓死守護盛京,終於迎來了金陵道援軍,擊敗十八路諸侯,血流漂櫓,諸侯士氣大降,紛紛退兵。
高宗雖然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卻也是損失慘重。
不過此戰過後,諸侯國紛紛排遣使者前往盛京上朝稱臣納貢,以盼可以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高宗暫時也失去了討伐諸侯國的實力,隻得接受了諸侯的金銀珠寶,下旨寬恕諸侯的罪行。
諸侯聞之,也是十分滿意,自此後,身為高宗治下大華帝國的一員,雖然平時也是聽調不聽宣的,不過到底是給經曆了十年****的大華百姓一個和平安寧的生活環境了。
大元十一年,時值寒冬,這天錦衣衛守備使徐長卿邀請紅旗校尉廖文強過府一敘,宴會上正式收廖文強為義子,在征得老紅旗旗主廖靜的同意之下,廖文強正式更名為徐文強。
聽說徐守備使十分高興,當夜留了徐文強在府上住下,兩人在屋內促膝長談,可羨慕了錦衣衛中不少的年輕人。
要知道,徐守備使在錦衣衛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廖文強,現在叫徐文強,可真是祖上冒了青煙了,從此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不過,後來又聽說,他是王指揮使從外邊帶回來的,後來更是由廖紅旗主撫養長大,從小便深得錦衣衛各大人的喜愛,文采武功,具是各位大人親授,徐守備使更是對他寵愛有加,現在收為義子也是順其自然。
當然,這些都是傳聞。
事實上,當天夜晚,徐長卿和徐文強確實是促膝長談,不過談的確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指揮使王罡!
“父親,明天的行動真的不會有問題嗎?”年僅十二歲的徐文強在很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成熟與睿智。是的,睿智。他甚至從徐長卿自認為掩飾很好的眼神中讀懂了對自己的憐惜,也能夠讀懂徐長卿看向王罡的時候,那種隱藏的極深的恨意。
更甚者,竟然能夠連續暗中觀察一年多,才在一次和徐長卿單獨相處的時候問了出來,徐長卿當時怔了很久,但是最後在徐文強的睿智的眼神下,一五一十的全部和盤托出。
徐文強聽了之後隻是皺了皺眉頭,沒有徐長卿想象中的那種驚訝,反而冷靜的分析了自己和徐長卿的處境。
時隔三年,徐長卿依然記得那天自己嘴巴長得老大,一整天感覺都沒有辦法閉合。
看著一臉擔憂的徐文強,徐長卿驕傲的笑了笑:“放心吧,此計不是我出的,是你師父出的!”
“我師父?”徐文強疑惑的道,自己可沒從那幾個師父的眼神中讀到任何想要殺了王罡的意思啊,莫非幾位師父中還有自己都不知道的高手,自己都看不出來?
“哈哈哈”徐長卿看著徐文強皺起的眉頭,得意的笑了出來,能看見這小子有想不出來的東西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你沒見過,不過此事結束之後,就會成為你的師父!”徐長卿解釋道,“這可是我親自向他老人家求來的機會,等你見到了就知道什麼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