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直銷員:神經末梢的重要性(2 / 2)

更加可悲的是,這種直銷人被人反感自己仍不知道,或者裝作不知道,為了達到所謂的暴富而急功近利,想盡一切辦法讓人購買產品或加入其隊伍,死纏濫打成了最讓人頭疼的現象。

但社會大眾是清醒的,他們“惹不起躲得起”,退避三舍,或者敬而遠之,但直銷員由此給社會大眾帶來的負麵感受,則成了他們對這個行業普遍的看法。形象正在改變

可喜的是,這種狀況正在改變。這種改變得益於五個方麵:

第一是直銷日漸趨於理性。一方麵社會語境在不斷迫使直銷行業日趨理性,另一方麵是直銷企業日漸通過教育培訓正麵宣導理性。安利就反對激情式的培訓,而是在培訓中強調,即使顧客不購買安利的產品,不要讓人反感。

第二是一部分直銷企業已經完成了銷售人員渠道建設,由過去注重拉人加入業務隊伍轉為現在的注重銷售產品,少了急功近利,而多了理性的推銷。

第三,除了培訓讓業務人員日趨理性外,同時直銷企業也注重業務人員的素質培養。許多直銷企業的培訓都有著裝、禮儀、交談等方麵的技能,讓社會大眾與直銷員打交道時獲得好的心理感受。

第四,直銷企業在積極創造條件樹立直銷員的正麵形象。直銷企業大都積極投身公益活動,其中不乏直銷業務員的身影。通過投身公益活動,直銷員一方麵淨化了自己,另一方麵也藉此獲得了社會的認同。

第五,直銷企業有意識地宣傳直銷員的正麵形象。安利通過媒體合作宣傳直銷員形象已經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玫琳凱通過與湖南衛視合作《天下女人》欄目,出版《品味幸福女人》等書籍,展示營銷人員生活的各個方麵,也獲得了社會的認同。

盡管狀況有所改變,但提升直銷員公眾形象的路程仍很漫長。畢竟,直銷人員人數眾多、分布麵廣、素質良莠不齊,本來就難以統一協調,再加上急功近利的文化在短時間內不可能一下子就扭轉過來。更有甚者,一部分企業仍在誘導這種急功近利的方式,直銷員給社會公眾留下的不良印象仍將長期存在。

進一步改善直銷行業的公眾形象,是直銷行業正在努力開展的工作。而要改善直銷行業的形象,關鍵之一是改善直銷員的社會公眾形象。新華網財經部總監、直銷研究專家聶道先指出,直銷行業的社會公眾形象相對偏低有多種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並非是產品質量不好,而是在銷售產品的方式上過於功利。直銷員和保險銷售人員這兩個職業通常被很多人視為擾民。聶道先認為,提高公眾形象需多方共同努力:一是意識監管方要繼續加大對非法傳銷的打擊力度,嚴格依法有序直銷;二是企業改變觀念,切實倡導文明直銷,不能單純追求業績,要從文化和教育上培養業務人員剔除過於功利的陋習;三是從業人員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四是適當地借助媒體等媒介向公眾展示行業優秀的一麵。

提升直銷員的公眾形象,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