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賒來的第一筆貨(二)(1 / 2)

“不行,我確實想賣你的鞋子,但是我沒那麼多的本錢,如果不免費鋪貨的話,你家的鞋我做不了,隻能換一家了。”聽我這麼一說,金老板做沉思狀,最後答應了。

我一分錢沒付,把剩下的三百八十雙棉拖鞋全部吃進了,整整裝了五個大蛇皮口袋。為了節約運費,我又勸說金老板親自開車送我去魏大姐家,一方麵路上可以和他多交流交流,另一方麵的借口是讓他看看我的學校和倉庫,萬一我不給他鞋錢,也好找到我的“老窩”。

今天的談判我又悟出了一條:生意場上一定要先明白自己的底線,並守住自己的底線!就算最後生意沒談成,也千萬不能隨風倒!這樣,無論情勢如何變化,至少自己不會賠錢!

金老板人雖然會算計,但做起事情來有我們溫州人的本色,勤勞不怕吃苦,他的車子開到魏大姐住的地下車庫時,我一個人一次隻能搬下去一袋拖鞋,他卻能肩上扛一袋,用右手扶好,左手裏還拎了一袋。我們兩次就把鞋子全部運到了魏大姐家放好,盡管魏大姐再三說不要,我還是給了她一個月五塊的看管費,我想有了報酬,雖然數目不多,他們兩口子就會像看管地下車庫寄存的自行車和摩托車一樣,把我的棉拖鞋當成正兒八經的寄存貨物,而不是朋友間的人情交代,肯定會更用心的,這五塊錢表麵上是謝金,實際上對魏大姐他們也是一種約束。

收拾好貨物,金老板水也沒喝一口,又急匆匆地開車走了,“廠子裏有事!”他最後給我解釋了一句。

我看了一眼牆上的一個老鬧鍾,還不到十點。本來想回宿舍休息,但我轉念一想不行,我好不容易請來這半天假,得把這半天給用足了,再說時間就是金錢,我現在大小也是個老板了,更得珍惜時間。我從袋子裏取出三十雙棉拖鞋,用一個大塑料袋包好,決定去菜市場出攤。我心想,今天應該比昨天多賣幾雙吧。

我交代了魏大姐幾句,就去菜市場了。

阿昌哥和豔雪姐早就在老地方擺好攤了,看見我來,急忙騰地方,幫我擺起來。盡管今天天氣不錯,但上午基本沒人,我空等了一個多小時,有些著急,豔雪姐就勸我:“看來阿票是沒做過生意,常言說‘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今天是周一,大家都忙著上班,生意當然沒有昨天好,不過你也不能要求天天生意好呀,現在雖然沒有什麼買賣,到了一定的時候,還有做不完的生意,要是到了節日或者過年,我們忙還沒不過來呢。你不要太心急!”我想想也是,就讓他們兩個給我講講做生意的一些竅門,我們溫州人都很愛麵子,我這麼一說,他們兩人一下子找到了做“前輩”的感覺,不停地給我講一些做生意的老經驗:什麼?“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什麼“貨賣一堆山”?(指貨架、櫃台要豐滿,東西要全,有大眾貨也有高檔貨,有暢銷貨也有冷門貨);“寧可少品種,不進隔夜愁”(就是說進貨不能跟風,看別人的東西賣得好就盲目購進,等到自己進了貨之後往往成了“隔夜愁”);還有什麼“要想多賣錢,就得貨色全”?;?“貨賣一張皮”(指的是要重視商品包裝);“不怕賣不掉,就怕話不到”(要想生意成交,多說多介紹準沒錯)。有他們自己捉摸出來的,也有他們聽來的。

我最有感觸的還是阿昌哥說的?“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和“勤進快銷”這兩句,我感覺自己現在做的生意就是這兩句金玉良言的成功實踐?。

比如,我現在賣的就是積壓貨物,本來屬於別人不敢進的貨,我卻大膽跟進。做這種商品的生意,一定不能惜售、惜利,因為它的款式確實沒有競爭力,當別人向自己要貨時決不惜售,一定要及時出手,有利就賣才能多賺錢,並回籠資金,如果對方能幫助自己大量銷貨,即使是免費鋪貨也沒關係。金老板今天就是這樣做的,勤進快銷的好處就在於減少資金占壓,能夠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加速資金周轉而且保證了船輕調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