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闋 第六章 又遇(上)(1 / 2)

三人說笑間來到了京城裏茶樓酒肆林立的繁華地——太平街。

太平街在長安城東邊,街口立著的青瓦石雕木牌坊上,上書“太平街”三個字,還是當年太祖皇帝親筆提的。

那木牌坊的兩根支柱木頭,傳說前朝阿房宮正殿的房梁。前朝****天下大亂的時候,那阿房宮被某路亂軍一把火燒了。太祖皇帝平定了天下,路過那座廢棄的宮城,隻見一片斷壁殘垣中竟有根筆直的長木杵在哪兒,在一片焦土中不朽不折,煞是醒目。太祖皇帝命人去查看,量出這根不過一人環抱粗細的木頭竟有五丈四尺一寸長短,世人稱之為“五湖四海歸於一帝”,顯見得是個大梁。偌大一場火把座巍峨的宮城燒成了廢墟,這根大梁除了被煙火熏黑了些外,竟絲毫未損。隨行諸人皆道,莫非這梁子生於深山中時,吸了天地靈氣,是個寶貝?!便有人建言,不如收來,建正陽皇城時可當一用。太祖皇帝聽了哈哈大笑道:“前朝用它鎮殿,不還是亡了國?若它真是個寶貝,也不過獨善了其身罷了!”於是著人將它從正中斷開,待定都長安後就立了這個牌坊。

因為當年太祖皇帝是從長安城的東門進的城,便將這牌坊立在了東大街通往京城南北中軸線的街口上,這街名也被禦筆定為太平街,意指太祖過處太平永昌。

如今曆經百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冰凍,這被攔腰斬斷的一條大梁做成兩根柱子的牌坊,仍舊佇立在當街。其下的碭山玉基石都在雨水衝洗、路人摩挲中模糊了鑿紋,變得光滑如鏡,那木頭卻連條裂縫都沒有,倒在多年風雨浸淫中透出了水晶石般的晶潤油亮,與其下的石基融為一體,不知情的外鄉人遠遠看去,隻當是天子腳下大氣派,竟能得兩柱如此巨大的墨玉做了個牌坊。

眼下雖然災禍頻生流年不利,卻多在邊遠的郡州,一時也波及不到京城,因此城中的市井小民仍舊過著歌舞升平的日子,這太平街的人潮與往常一般,熙來攘往。街兩邊的茶樓酒肆打著各色幡子極盡引人注目之能事,沿街還有許多小攤販叫賣些手織草編的小玩意或者糕餅點心之類。當中條石鋪就的大道如今已被踩得坑窪不平,今天剛下過雨,行路趕車的人小心的避開一些較深的坑窪,以防其中的積水濺到周邊行人貨品,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柔兒他們一行三人也小心的馭使著胯下駿馬,走走停停,最後來到一間外表看來並不起眼的小茶樓門前。

柔兒仰頭看了下門口的幡,隻見紅布底子二尺見方,周邊綴些流蘇都被雨水打濕了,一綹一綹的黏在一起,上麵簡簡單單一個墨黑的“茶”字,一根竹竿挑了插在門楣上,別無長物,與周邊那些花枝招展的店幡相比很是寒酸。

門口不知何時冒出個小二來肅立著準備牽馬,因為有柔兒在身後擋著,許柯一時坐著沒動。蒼翱當先跳下馬來,把韁繩遞了過去,轉身對柔兒笑道:“姑姑如何下來?”說著便把手伸向了她。柔兒倒也沒有扭捏,就勢大方的扶著他的手翻身下了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