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中韓診斷學之爭(1 / 2)

第二場比賽項目是診斷學。

診斷學又稱臨床診斷學,其主要是介紹臨床常見症候及疾病的病因病理、辯證施治和單驗方選等知識。

診,診察了解;斷,分析判斷。"診斷"就是通過對病人的詢問、檢查,以掌握病情資料,從而對病人的健康狀態和病變的本質進行辨識,並對所患病、證作出概括性判斷。

中醫診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

它是華夏醫學的基礎課,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梁,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係中的主幹課程。

在華夏,中醫診斷學領域中最為神秘出名、同時又享譽中外的就是四診八綱。

四診:指中醫通過望、問、聞、切四診手段,診察病情;四診的祖師爺乃是春秋時期的名醫扁鵲。

最為著名,流傳至今的案列就是,《扁鵲見蔡桓公》一文,在文章中,扁鵲隻是通過觀望蔡桓公的氣色就知道對方身中疾病,而蔡桓公拒不治病,之後的結局與扁鵲所料一樣。

八綱:是指中醫運用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個綱領對病情進行歸納分析和辨別的方法。

四診八鋼就是中醫診斷學的核心理論,隻要把握並精妙運用好它,那麼病人的病情中醫就能確定下來;而不是像西醫一樣,需要照片、使用儀器探查病情。

這就是中醫與西醫的不同,也是華夏中醫的神秘之處。

深受華夏中醫影響的韓醫在診斷學上依舊以四診八綱為基礎,韓醫是對華夏醫學的繼承和發展,自然離不開四診八綱,不然就成了無水之源。

雖然韓國人內心深處不承認華夏中醫對韓醫的重大影響,但是存在就是事實,難道他們用韓醫的時候不使用中醫理論嗎?

這第二場比賽比診斷學,就是比的選手對四診八綱的運用。

舞台上,在薑曌與西門藥麵前各自站著一名患者;這兩名患者是韓國考察團在校方負責人帶領下到學校校醫院選擇出來的。

隻有經過韓國有關人員監督進行,選出的患者方才顯出比賽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當然,這兩位患者的病情卻不是很嚴重的那種,至多就是重感冒,不然豈不是耽誤患者寶貴的治療時間。

裁判說道:“第二場比賽時診斷學,兩位選手需要在十分鍾內確定患者的病情,而後寫下藥方。”

“隨後,學校會按照選手的藥方給選手準備中草藥與陶罐,之後選手需要在一個小時內將草藥熬好送到患者身前。”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等待患者喝下草藥後的反應,說出服用藥物後的感覺;隨後請學校中醫教授檢查二位患者病情,最後得出比賽結果。”

“隻有經過這三步比賽方才算是完成,下麵請選手準備,比賽開始。”

裁判說罷,緩緩退下去。

薑曌與西門藥相視一眼,相互拘禮回敬,隨後看向兩位患者。

患者一男一女,兩人看起來顯得頗為虛脫無力,麵色枯黃。

“請你幫我看看,好嗎?”

女患者見西門藥視線掃來,主動上門求醫;麵對薑曌強大的氣場,女神一樣風華,她很沒有自信,心中有點壓抑。

但是西門藥給她的感覺很輕鬆,很自然,甚至感覺到一絲體貼,鬼使神差之下女患者就選擇了西門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