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樵夫有詞雲:“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話說路自從引得魔殼上身後,頭痛欲裂,彷如鑽心,四處求醫問藥卻終不得治,卻又始終不肯放棄治愈的希望。黃葉落盡,時已深秋,滿地塵土裏仿佛埋下了雪的種子,荒涼的隻有些枝枝椏椏於風中搖曳。路倚靠在杏樹旁,沉聲不語,寂寞如身後的樹,也不知過了多少個時辰......“天生我來為哪般?”路眉頭緊鎖,頭依舊很痛。一絲絲黑氣像是生了根似的纏繞著他的腦袋。這些天下來,他倒是發現了一樁怪事,隻有當他在杏樹下時候頭痛才會稍微好一點,雖然還是不能過多的思考,但好歹能想一些事情。所以經常一個人在樹下獨坐,猶如一尊尚未開悟的佛陀。雨,打在牆壁,飛進窗台,沒入塵埃,彷如從生命伊始就從未曾停止。“下雨了嗎?”路抬手接著數滴落下的雨水,一點冰涼,恰似人心。“路...路......”一個聲音呼喚著他的名字。“誰?”路尋聲而起,輕聲問道,抬頭卻不見一人在此。“那是什麼?”兩株杏樹中央,霧靄升騰,雲蒸霞蔚,隱隱間似有一個裂縫般的豎眼在吞吸著周圍的事物。路跟了過去,靜靜地看著這個類似豎眼的東西。”究竟是個什麼”他伸出了手,想要輕輕的觸碰一下。卻是刹那使然,”豎眼”狀的東西驟然擴大到與路一般大小,整個將他吞了進去......重重疊疊的高山,似是醉酒的老翁,一個靠著一個,不知沉睡了幾萬年。蒼天下浮雲翩翩,映襯了青綠色的野草,蝴蝶,炊煙。路緩緩地睜開了眸子,感受著這一方天地。”怎麼回事?剛剛不是下雨了嗎?這裏也不是杏樹,我在哪?”。路驚疑不定,四處張望想要尋個答案。卻遠遠地聽到一陣山唱,來人步履非凡,挑著兩捆柴火,緩緩走來。“造化生我紅塵間,朽木爛柯身是凡。來時未敬天與地,去時何禮佛或仙?誰供我吃穿?山客自砟柴市去,沽酒歸來任我歡,何懼無酒錢。”路趕緊迎上前去,大聲喊道:“老神仙留步,老神仙留步,敢問這裏是何處地界?”來人是位樵夫,兩捆柴薪一根扁擔,明晃晃山斧係在腰間,聽他詠唱,分明是個隱世的高人。“果然是你,我該叫你孔明,李白,還是誰?昔年一別,也不知已過了多少個春秋了。君別來無恙否?”樵夫答道。“前輩,我不是你說的這些人,隻是邊陲一個小子而已。敢問此處是什麼地界,我欲尋歸去的路,萬望您能指引,定會銘記大恩。”路再次問道“你我又何須說恩義?也不用多問,隻消沿此山間小路,徑直前去走上七八裏,自會有人迎你。”樵夫說罷,挑著兩捆柴薪遠遠遁去,柴上數多香花纏繞,引來幾隻蝶舞紛飛。路朝樵夫遠去的方向起手施了一禮,道:“前輩慢行”。說罷便抽身沿著山路走上前去。卻不知日後與他又生出怎樣的遭遇,在此不提。果走了有大概七八裏地,已看得見山上有一石邸洞府。府邸門前生了一株二丈四尺高的耐雪寒鬆樹,青翠如玉,燁燁生輝。鬆下卻是塊大石,隻銘刻了一個似明月,似星辰般構成的”心”字,字跡已略微斑駁,滲透了無量歲月的痕跡。“先生,請隨我來吧,家師早已吩咐,我已在此等候多時了”一位童子模樣的年輕人開口對路說道。豐姿神秀,與那世間少年大為不同。“不敢,煩勞仙童,請引路吧”路依舊朝其行禮,先生是真不敢當,畢竟他才多大年齡。“先生請坐,家師日前稱有要事,早前已有囑咐,隻需方寸間便回。先生此來多有勞頓,請先小飲茶水,稍待片刻。”童子端上茶水,恭敬地呈給了路。“奇怪,頭竟然不痛了”路隻飲了一口,便覺渾身自在,通泰了大半。前日來一直困擾他的頭痛病登時就好了七八分。神思靈秀,靈台敏捷,彷如前前世重聚,千千生轉回,生出無量智慧一般。“這是什麼茶?竟有這樣的神效”路一飲而盡。“先生,此茶采自昆侖山絕巔處一株仙茶妙樹。能啟人靈智,開解輪回印記,甚是玄妙。先生隻管喝了,別無他礙,這也是家師的吩咐。”童子答道。“替我多謝你師恩情。我尚有諸多疑問,卻請仙童替我解惑。”“先生請講?”“敢問此間是何地界?我卻是如何來到此地?”“萬望先生贖罪,非我不願,實是家師千吩萬咐,不允我講出這間地名,更不能向先生透露我等名姓。否則定不饒我,要貶我下那九幽之地哩!然先生來到此處,到也的確是我師的安排,讓先生稍待,一來為了您放鬆寬心,二來說是先生乃是老舊熟識,不可怠慢。”路飲完茶水,一周身通泰,氣達神明。細想來,人家既如此待他,想必也無有惡意,自然放下心來,與那童子閑聊,問長問短,東扯西拉,卻是無論如何也讓不得童子開口說出此間秘辛,倒是跟他說了許多神神怪怪,鬼鬼仙仙的話來,教路更是迷惑了。“且請先生起身,我師有言,此間已然回來了,隨我至中堂去吧”另一個童子上前說來,也是神采飛揚,精滿氣盈,好不一般。“好,我隨仙童前去。”路起得身來“請”仙童朝路打了個請字,轉身引路。倒是那仙宮神殿一闕闕,妙閣靈樓落滿山凰飛林裏麒麟過,龍走碧淵玄武盤果然是一方洞天福地,定有山中老神仙。路一路隨仙童前去,原以為不過一座石邸洞府而已,竟沒想到這裏竟自成一片天地,風花雪月,四時八節又與外界大為不同。彈指刹那,路與那童子已到得中堂。且看那堂上:巋然不動有一仙,不生不滅沒垢姿,說是儒來又似佛,偏生須發道成全。好一副寶相莊嚴!又見他座下弟子有三十,各排左右侍在前。一個個精神抖擻,一個個出塵脫凡。路暗自尋思:“此間莫非我的造化?竟遇上這等大仙。卻不知他將說甚?也不管他,且看我如何應對。”不料那堂中老者,座上仙翁竟先他開口,道:“來的是何人?”也不知往後說些什麼,且聽說書人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