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蘇家體係(1 / 2)

入夜,暮色漸漸沉重,太陽的餘暉在此刻還沒有散盡,地上的燈火卻迫不及待的開始展示他們的光亮。在城市中,夜晚,就是他們的舞台,夜間的城市也因有了燈火的點綴而更讓人迷戀……

在萬家燈火之中,總會有那麼一抹光亮讓歸來的人倍感溫暖,光亮的源頭那便是家的方向。家,一個無論你生活水平,一個無論你階級地位,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的詞。它不會關注你的外在的條件,卻直指人們的內心深處。

有些人物質上雖然貧乏,但精神上卻是富足的;有些人物質上富足,但精神上卻是貧乏的。因為前者雖然物質上是貧乏的,但卻擁有家的溫情,擁有每個家中最平常不過的親情;後者卻空有物質上的富足,缺失了家庭的親情。

蘇家對於這點來說無疑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曆經百年傳承的蘇家,當然不可否認它的家大業大,在物質上的富足,但特殊的就是他們不僅物質上是富足的,精神上也是同樣的富足,甚至是比常人擁有更多的情感體會。

蘇家還有著自己的一套完備的體係,這就是他們穩固傳承百年的根本。隨著一代代人智慧的累積,體係也是越來越完善,蘇家也隨之越坐越大,發展的越來越好。

蘇家的血脈中永遠流動著重情這一點,常言道,情字頭上一把刀,蘇家卻從來沒有觸動過這把刀的存在,因為蘇家人即使重情,也是理智的,絕不會喪失自我。從蘇諾的父親蘇衍之身上我們不難看出,蘇衍之痛失愛妻,雖說是辭去了蘇家家主一職,但並沒有終日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選擇出國擴張蘇家。

蘇家祖上曾有規定蘇家的大本營隻能設立在國內,無論怎麼發展都不能遷出國內,所以選擇離開傷心地的蘇衍之才會隨之辭去家主一職。而這個選擇也有一定逃避和不相信自己可以控製好自己情感的意味在裏麵,對於自己剛出世的孩子來說又無疑是自私的,所以老爺子才會失望。把對兒子的期待和愛護全部轉移到孫兒蘇諾的身上,幸而蘇諾一直很出色,沒有讓老爺子失望。

在蘇家,即使前一任的家主多麼的出色,到了新一任家主達到要求可以上任時都會自動退位,絕對不會出現類似“專權”的現象。因為他們始終相信新一輩的人終將會比現在的自己更出色,他們隻會從旁輔佐,聽從新任家主的指揮。相信家主,是蘇家的絕對信念。

蘇家的一任家主的退位,也就意味著原家主的部下一齊退下,蘇家會分他們原來負責產業的一部分給予他們自行發展。從小在蘇家長大的他們在退下的時候也是一心向著蘇家,對於蘇家的做法他們給予理解並支持,因為他們可以保證自己對蘇家的絕對忠心,卻明白自己保不準自己的後代是否也會和自己一樣對蘇家絕對忠誠,蘇家的人永遠是力求完美,絕不容許任何可能性的“危險”存在。為了不使自己的後代在將來可能成為阻礙蘇家發展的存在,退下的每一個人都毫無怨言。

這可能會讓人覺得蘇家對部下的絕對“洗腦”力量,其實不然。

從蘇家培育出來的家臣,每個人都擁有著絕對的忠心,這是他們從小被培養的一點一滴滲透入骨子裏的東西,但忠心並不是等於他們是一群愚忠的人。他們有血有肉,有著屬於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還有著自己和別人所不同的個性,絕對不是如同一部機器一般的存在,隻會執行和完成主人所給的任務。

他們的成長一直會是跟著他們將來所要追隨的人,一起成長的,在成長的路上澆灌的是情感,他們之間的每個人都是從曆練中走出來的,可以說是一起經曆過生死。在牢固的感情基礎下,忠心就不難體現了。這樣,與其說他們忠於蘇家,倒不如說他們忠於的是當時他們所追隨的那任蘇家家主。所以當一任家主退下時,他們也會一起退下。

這樣的每任家主與其部下的關係與其說是單純主臣,倒不如說是主臣、朋友、兄弟、親人更甚至愛人的交織。在這樣的複雜濃厚的感情基礎的保證下,難道還怕沒有絕對的忠心嗎?

要知道,每個家臣都是他們以後所要追隨的家主在幼兒時自己挑選的,兒童時所感受的一切都會跟隨他們一輩子。而他們本身都是無父無母一無所有的孤兒,可以說後來他們所得到的一切潛意識的會認為是蘇家給予的,甚至就是認為是家主所給予的。他們都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隨自己的家主,享受蘇家並無差別的待遇和培養,蘇家也不會束縛他們個性的成長,這樣長大的他們不盡會有著對家主的絕對忠心,還會有著對蘇家深厚的情感。而這樣的他們自然會不遺餘力的幫助自己的家主建造蘇家,對蘇家自然也就有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