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將軍還想著我們這些黎民百姓啊!”石門鎮上的民眾看著被趕走的韃子,由心地前來感謝鍾湘,雖然金軍每攻破一座城鎮留下來鎮守的士兵不多,但是城中百姓依然不敢冒著生命危險反抗,但是鍾湘敢,他帶著兩千兵馬四處安撫被韃子掃蕩過的城鎮。
“各位鄉親,我是奉孫元化孫大人之命而來,孫大人深知金奴的非人作為,特派我等前來救援!希望沒驚擾鄉親們”鍾湘客氣道,這裏是京城,不能小看這些小民,因為他們有可能就是大臣之後,拿著世襲的糧餉,在此安居樂業的,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某個官二代,吃不了兜著走。
“孫元化?我聽說那孫元化不是袁蠻子手下之人,會有好心幫我們?”一人聽到孫元化有些不高興。
“就是,我表舅在永平被燒家的時候,袁蠻子正好路過,那鐵騎震山撼地啊,我估摸著比韃子還多,你猜怎麼著,那袁蠻子從我們眼皮底下大搖大擺的就走了,可憐我表舅到現在都無家可歸”說起袁蠻子眾人議論紛紛。
“我比你更慘,我堂兄都到薊州城門了,那什麼遼東軍看著我堂兄被劫掠被鞭打,最後整個人是爬著回來的啊!袁蠻子倒好,在薊州城吃香的喝辣的!”有人添油加醋。
“我還聽說袁蠻子給金軍做走狗,故意放著他們進京不管的。”
“我聽說他還射傷朝廷大將!”
“別這裏亂說,別別人聽到不好。”流言蜚語起來了十分可怕,毛文龍愛搞這一招,皇太極也愛搞這一招,四處詆毀大明朝廷,抬高金人,更妄稱後金攻明乃順應天命。
“鄉親莫疑,我乃孫大人親兵,並非袁大人指派。”鍾湘心裏祈禱:袁大人,你可不能怪我啊,誰讓你給百姓留下這麼差的印象,現在和你劃清界線對我有好處的,要怪隻能怪你持兵不救加上金奴到處蹂躪搶奪,導致他們的生活苦不堪言,誰讓他們的生活不好過誰就是大壞蛋,而你袁崇煥就是最大的壞蛋,最關鍵的是這些小民不是一般的農民,他們是領著皇糧的白領,是大臣身邊的人.
“原來如此,難得孫大人體諒我百姓之苦。”
“鄉親放心,隻要我鍾某人在就絕對不會讓金奴白白占領我們的土地,我會從他們手中一個一個地奪回來,還鄉親一個公道。”
“鍾將軍留步,我父親在朝為官,他日麵見聖上之時定讓他為您多美言幾句。”一名年輕公子叫住鍾湘,這人倒是客氣,不過也是結黨的一種手段。
“多謝公子,鍾某為國為民在所不辭!”鍾湘以禮回應,大明朝中要小心說話。
石門已經是鍾湘策劃反叛的第四個城,除了遵化有八百兵馬,其餘城鎮在城駐守的金兵不到二百,本來是大明的京城卻被金人占領,國君還在,大將猶存,城外軍民希望還在,所以隻要有鍾湘帶頭,一個沒有重兵把守的城鎮都在反叛的計劃當中,下一個準備攻破的城鎮就是井兒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