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鐵杖(1 / 2)

“孫先生總算來了,不知先生有何退敵之策!”崇禎親自迎接。

“守三河,聽聞袁崇煥守薊州,滿桂守順義,侯世祿守三河,此為防守良策。又聽聞尤世威回昌平,侯世祿守通州,有些不合時宜。”

“守三河為何意?”

“三河乃敵軍西進要道,守三河可以阻止敵人西奔,同時可遏製敵人南下。”

“先生之策甚妙,隻是何人來保衛京都?”崇禎著急問道,說了半天沒人保衛京城。

“危急的時刻,整備好軍備,犒勞將士,鞏固人心。”孫承宗心想京城那麼多兵馬你怕個求,關鍵是要在外麵攔截敵人啊!

“先生所言極是,你不用親自去通州,就在京城總督內外軍務,運籌帷幄。”崇禎心想說了半天你倒是派個人來守皇宮啊,你不派就由你自己來守,崇禎也不傻。

孫承宗在京城讓首輔韓爌修築城防,自己去都城各處巡防,第二天天jing巡撫李邦華率三千兵馬駐守皇城德勝門,見孫承宗在京城巡防感覺不妥,於是上奏皇上。

“皇上,孫大人不派出阻截金軍,為何在城中逗留,假若各方勤王軍兵相互亂戰該當如何!”李邦華有什麼說什麼,自己的兵會打自己的兵這樣的話他也敢說。

“李大人不說,朕差些忘記。傳朕旨意立刻派孫先生守護通州。”崇禎說到,好像自己真是想起來忘了一樣。聖旨一傳完,崇禎馬上派司禮太監沈良住監京城九門之軍,司禮太監李鳳翔領忠勇營保衛皇城。

半夜十分,孫承宗被聖旨驚醒,皇帝要求他駐守通州,孫承宗立刻帶二十七名騎兵出東便門,直奔通州,與保定巡撫解經傳、禦史方大任、總兵楊國棟固守通州。

但是皇太極沒有打通州,他雞賊地繞過通州打算攻打BJ城門。

“孫大人,不見金軍蹤影。”探子來報。

“尤岱速領三千騎兵支援,劉國柱率領二千兵馬與尤岱回合,密雲兵抽出三千駐守東直門,保定兵抽出五千守廣寧門!”孫承宗不急不慢地布置策略,這才是會調用各路軍馬,而袁崇煥還是保持自己九千軍馬趕往京城,組大壽則帶著一萬多軍馬趕往皇城南部。

崇禎二年十一月十八日,順義援軍滿桂和候世祿五千兵馬不敵皇太極大軍,二人退回京城駐守德勝門,一時間多路將士全部集結京城。而京城中雖全民參戰,卻和鬧著玩兒差不多,甚至連打誰都不知道,李邦華帶領本部五千人守德勝門,這五千人本來有兩千人打算支援薊州袁崇煥,現在用不著袁崇煥又還了回來,這兩千難民軍竟然打著袁軍旗號,不知道袁崇煥怎麼想。

皇太極的兵馬並沒有集中火力攻打德勝門門,而是在京城四周布置埋伏。

終於在兩天之後,大明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金軍西路兵皇太極親率貝勒代善,濟爾哈朗、嶽讬、杜度、薩哈廉等,統領滿洲四旗和蒙古兵,向滿桂和侯世祿的部隊發起攻擊。(滿桂將軍除了曆史之外還要詳細說說這個人的故事。)

“給我轟破城門!”皇太極指著德勝門,對京城虎視眈眈,剛剛在順義打了勝仗的他甚至想把整個京城都拿下,他手下的眾位將軍早就想攻打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