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摸了摸牆麵,發現這裏的建築材料異常堅固,以他的實力全力進攻,也不過是砸出幾個小坑罷了。他咂了咂嘴,嘀咕一聲:“真是有錢人的生活,權勢果然是個好東西。如果沒有奧克蘭大公的支持,我也隻有砸鍋賣鐵,才能進入這裏吧?”
感慨一番之後,他走進了書房,先是掏出那本足以雷死人的《榮耀與信念》,端端正正地擺在桌子的右上角,然後才拿出一本《俯瞰世界》認真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是三千年前大哲學家斯坦因的晚年之作,據傳來源於神啟。講述的內容主要,是以淩駕於世界之上的角度看待整個世界的形成與發展,可謂是斯坦因對自己以往推崇的研究方法,即從底層向上解析世界的觀念的全盤否定。
斯坦因因為天賦所限,終其一生不過初入聖域,但這本書的諸多觀點與猜想在諸多封神成聖的強者看來,卻是該死的正確,甚至有不少人因此得到了新的突破。不過格洛裏亞位麵的曆史實在太過悠久,封神成聖者不勝枚舉,因此也無法獲悉這神啟源自何方。
“如果修煉就是捧著一本或者幾本修煉秘籍死啃,或者僅僅是沒完沒了的戰鬥該多好。”岡薩雷斯看著那些艱澀的語句,低聲感慨著,但這注定不會成為現實。強者的能力以實戰經驗為基石,以強悍的分析能力為支柱,二者缺一不可。
良久,岡薩雷斯放下這本大部頭,用力地揉了揉太陽穴。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過艱深,以他的文化素養根本讀之不明,其中好多分析方式被強者們捧上天,但在他看來卻是毫無道理。於是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創新,也要有堅實的基礎,憑空捏造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他歎了口氣,又拿出另外一本書,開始研讀。這本書是三千年前同盟成聖的強者羅米頓殿下所留,這位羅米頓殿下的修為並不高,在那一代諸多封神成聖者中隻能勉強算作中下,但戰力卻能排上前十。
用那一代同盟皇帝腓特烈四世的話來講,羅米頓是個瘋子。無論他的行為還是著作,都充斥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奇思妙想,這些奇思妙想無數次讓他爆發出十倍戰力死裏逃生,也無數次讓他自削九成戰力以至於身陷險境。因此在他之後,隻有那些壽命將近、不得不強行突破的強者才會嚐試翻看他的著作,以求從中獲得啟發。
岡薩雷斯當然不是為了什麼突破,他隻是向從羅米頓的奇思妙想裏得到一點靈感,來引爆自己創新的思維。隻是這一看進去,他便發現自己已經無法拔出思緒。因為,僅僅是一個壓縮鬥氣的猜想,就讓他拍案叫絕!
“數量是根基,質量是柱石。如果我們把這句話倒過來看,就能找到新的東西。隻可惜這種做法要求太高,隻有在等級很低時開始並堅持不懈才能見效。”
這是書上的原話,也是岡薩雷斯所中意的一句。他的作戰風格就是追求瞬間的爆發,無論是藍月平原上的一劍,還是與吉爾斯決鬥時的一劍,都體現出來這種一擊斃命的思想。而壓縮後的鬥氣,定然會使爆發力成倍的提升!
想到就做,這是岡薩雷斯的一貫作風。當即,他便放下書籍,走到靜室,開始慢慢地壓縮本就不多的鬥氣。
與族典中的記載不同,岡薩雷斯的鬥氣並非是血色的嗜血鬥氣,而是金色的聖光係鬥氣,這與他本身濃鬱的血脈形成鮮明的反差。不過血氣與鬥氣不但沒有衝突,反而相輔相成,所以岡薩雷斯也就懶得理會了。
在他的操縱下,九級的聖光鬥氣慢慢凝聚,壓縮,最終透體而出,在右手上形成一個不大的光球——這表明這一團鬥氣已經達到了十級的強度。雖然它凝聚了岡薩雷斯全部的鬥氣,但是它讓岡薩雷斯看到了曙光,一個快速突破到十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