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聽說你要離開(1 / 2)

青青與逸竹在海邊的美好時光,以及他們對於海的最清晰的記憶,最終定格在那個秋風蕭瑟的陰冷季節。

那年的青青十一歲,逸竹十三歲。

這年的青青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逸竹也已經長大成一個小小的男子漢了。

但他們依舊還是天天玩在一起,沒有任何的隔閡與不自然,還是經常結伴去海邊遊蕩。

隻不過他們不再像從前那樣在海邊隻是為了要純粹的撿貝殼,玩沙子,捉迷藏,幹一些小孩子才幹的事了。

在清朗的早晨,逸竹提著青青和他兩個人的書包緩慢的從家裏踱步出來,這個時間去學校還早,於是他們便會朝海灘的方向走去。

到了海邊,他們會在沙灘上揀坐一塊突起的礁石,從書包裏抽出書本,背靠背倚在一起,念那些拗口的abc,背幾則難以理解的數學公式。

乖巧又認真的青青不止一次的從家長和老師口中聽說過這麼一句:清晨的記憶力最強,最能吸收知識的精華,你們要抓住清晨,朗誦背讀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早上。他們也就跟著這句話去選擇時間了,對於聰慧的逸竹來說,效果還真是意想不到的好呢!有一種事半功百的效率。對於青青來說,那就又要另當別論了。

已經青春明媚的他們就這樣每天自然地迎著朝陽,迎著晨光,迎著微風,鮮亮的剪影沐浴在清晨美好的霞光中。

盡管他們一起學習,一起誦讀,可是往往逸竹背完了一課,青青還在那裏磨磨唧唧的反複演練。

每當這時,逸竹就會揶揄她:“青青慢慢(妹妹),慢慢(妹妹)青青,要不要我來幫你背?”青青就會怒目圓睜,柳眉倒豎,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瞪著他,不發一言。逸竹不鬧了,安靜下來,很認真的告訴她自己的背誦訣竅:“你先念一遍文字,邊念邊想象文中的情節,再把文字的意思搞懂了,這樣背起來就會比較容易了。”青青按照他的方法,果然輕鬆了一些。

她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機智,從小到大,他似乎樣樣都比她學得輕鬆,學得入門,學得精通。

小學二年級背乘法口訣,她才剛剛磕磕絆絆地念完,他呢,已經倒背如流了。三年級英語剛剛入門,青青對著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齜牙咧嘴手足無措時,逸竹早已能遊刃有餘地默寫自如了。

青青也奇怪他沒有多做努力怎麼腦袋就那麼好使呢!於是她就猜想是不是小時候的那次海螺事件影響了自己,自己被嚇傻了,才搞得現在的自己反應遲鈍,後知後覺,學什麼都比別人慢上一拍?

每次青青提出這樣的異議時,逸竹就會不自在的蹙起眉頭,臉上掛起一副憂鬱的表情。好像在責怪自己當初沒有保護好她。十三歲的逸竹已經是一個充滿陽光的棒小夥了,身材挺拔,俊朗清秀,氣宇軒昂,渾身上下透露出一股聰明勁兒。當逸竹露出憂鬱的眼神時,青青就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她會厚著臉皮笑哈哈地去撓他的癢,她知道他最怕癢。於是,他笑了,她也就笑得更加放聲了,憂鬱的氛圍就被打破了,明朗的笑聲中一切不快樂的因子都消失殆盡,盡留餘歡了。

深秋的黎明,星光還沒散盡,空氣中充斥著硝煙的味道。

還很早,平時嗜睡如命的青青就被一陣噪雜的機器轟鳴聲給驚醒了。

“媽媽,這是什麼聲音啊?發生了什麼事?”睡眼朦朧的青青揉著惺忪的雙眼,口齒不清的問著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