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把握漢語情感教育的特點,重視情感教育的作用
語言是一種客觀存在,也就是說,在漢語學習中,重要的不是對語言的理解,而應該是對語言的感知、把握與運用。首先,在漢語的教學之初,教師要以情激情,師生互動,達到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文本的溝通,從而使學生走進所創設的精神世界,進行獨特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充分挖掘漢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追尋人文性,多渠道使學生積累知識。其次,在漢語教學中,要注重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去“品味”語言,要創設能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進而使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漢語教師應該努力挖掘語言的情感因素,在幽默、生動的教學中,做到情真意切,進而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5 著力於學生漢語素養的整體提高
語言源於生活,來自於生命的自覺,需要用生命去融彙,用生命去追尋。漢語教學的第一要義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語文教學不能隻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要飽含真情,始終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情感體驗,讓經典的文學作品所包含的堅強的意誌,美好的情感,化為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
6 結束語
總之,現代教育是服務於人、作用於人的教育。在西藏的漢語教學中,漢語教師更應該根據當地的現狀,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的發展,這樣,漢語教學才能喚醒學生的“心靈”,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促進西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而把整個漢語教育改革推向一個全新的階段。
(作者單位:西藏山南地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