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機甲控製(2 / 3)

楊小樂任由小小光嘮叨著,眼睛看向那隨著他移動而自動跟隨的三維全息投影,投影中,沃特內森在對手的腳下搶到了球,連續做了兩個橫向滑步,接著一個四十五度斜切,晃過一台防守機甲,腳下一抹,控住球,然後一個急停,連續做了四個變換支撐腿的一百八十度轉身,這個動作看起來就像兩個連在一起的旋轉動作,極為連貫,動作完成,沃特內森控製的九號藍色機甲已經橫向移動了將近二十米,擺脫了另外一台防守機甲,麵對對方球門,連續做了兩個波紋跳躍,騙過了對方的機甲門將,巨大的機械腿輕輕一推,直徑六十五公分的機甲專用足球如一顆炮彈般射入球門。

巨大的歡呼聲雷鳴般轟然而起,藍色的九號機甲狂奔數百米來到場地邊緣,雙腿雙臂極有韻律的輕輕舞動,據說這是沃特內森遠在地球上的古老家鄉的舞蹈,也成為了沃特內森獨特的慶祝方式。

跟著小小光向外走去,楊小樂的目光有些迷離,他的心中正在重複著沃特內森剛才那一連串堪稱華麗的動作。“連續橫向滑步,操作難度二級B;四十五度快速斜切,非標動作,難度不到三級;變換支撐腿的連續轉身,沒有改變轉向,難度不超過四級A;波紋跳躍,是四級D的難度,兩個動作連續難度也不超過四級A;可要是將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不間斷地完成,操控難度能達到五級B甚至更高,再加上還要控球,難度至少有五級A!沃特內森的機甲操控能力已經接近或者達到六級了!”

楊小樂被自己的推測震住了,因為六級操控已經是目前所知的最高機甲控製等級,據說聯邦軍方中也沒有幾個人達到六級。楊小樂同時在心裏將自己的操控水平和剛才分析的沃特內森比較了一下,輕輕搖了搖頭。

如果不是特納綜合症,以上那些動作他也可以連續完成,可如果要帶球完成以上動作,就很勉強了,而如果像沃特內森那樣是在有別的機甲近身逼搶的情況下,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這些動作的。

其實震住楊小樂的不是沃特內森能在近身逼搶下完成這些動作,而是因為沃特內森的動作,就像教科書裏說的那樣,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總是自然而然地做出最合適的動作,就像是身體的自然反應,完全不需要大腦的思考判斷一般,機甲的控製指令沒有任何遲滯,這才是最難的!

非千錘百煉做不到這一點。

可由於這該死的特納綜合症,楊小樂麵對一台真實的機甲,連最基本的基礎訓練都不能完成,他隻能一遍遍在腦海裏練習這些機甲動作,然後在戰網的機甲對戰平台上進行虛擬訓練。

楊小樂使用的這套虛擬係統,可以達到的擬真度為百分之七十六,這也是目前最好擬真度最高的擬真機甲操控艙,其操控真實性和操控難度大約相當於真實機甲操作難度的百分之七十六!

就是這樣降低了操作難度的情況下,控製一台性能優秀操作相對簡單的火鳥機甲,楊小樂也隻能堅持十七分鍾,更別說實際的機甲練習了。

駕駛真實的機甲在一顆未知的星球上跳躍奔騰,對楊小樂來說,也許真的隻是個夢想。

要獲得最低的一級機甲操控師資格,除了機械和電子等方麵的基礎知識外,實際操做的考試很簡單,隻有兩項,第一項是二十個左右的一級操作難度的基本動作,如左轉,右轉,伸臂,下蹲,武器或炮火準備等等,這些動作如果由一個“人”來做肯定很簡單,但由機甲來做的話,每一個動作都是數個甚至數十個初級指令組合在一起才能夠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