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機甲控製(1 / 3)

楊小樂從浴池中站起來的時候,小小光將準備好的毛巾遞給他的同時聲音也及時響起:“二十六分零五秒,楊小樂,你這次的恢複時間竟然比上次快了將近五分鍾,哦,我真為你感到高興,我要馬上把這個情況反饋給你的醫生,也許你的特納綜合症已經出現好轉……”

楊小樂沒有理會小小光的嘮叨,雖然小小光的智能程度很高,高到能陪他聊天的程度,但隨著楊小樂慢慢長大,他早已經知道,這個他小時候很喜歡的“小小光”也隻能是機械地執行著預設的指令,它所謂的“思考和決定”隻不過是電子運算後產生的結果。

當今的世界,人工智能已經應用到了各行各業的方方麵麵,區別於人類早期的電腦和計算機,人們稱這種計算速度更快、更人性化、具備自我識別和判斷能力的設備為“智腦”。

但人類千年前就幻想過的“智腦覺醒”,卻從來沒有發生過。並且有科學家預言,這種事情永遠也不會發生。

在千年前,人們就認為自己所在的時代是“高度發達的時代”,時至今日,又經曆了千年的高速發展,人們依然說,我們處在一個高度發達的時代!

千年過去了,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已經踏足星空深處,但在生命本源的研究方麵,除了判斷出靈魂的確存在之外,與千年前沒有什麼不同。就連靈魂是否存在這一點,也依然有著質疑的聲音。

百年前的大科學家波坎納維就曾經感歎過,究其人類或者其它生物腦細胞的物質本質,也隻不過是一堆簡單不過的碳水化合物,可這堆碳水化合物會計算、會思考、會產生情感,這本身就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為什麼會這樣?

研究這堆碳水化合物是簡單的事,可研究這堆碳水化合物為什麼會思考,就變成了一件無比複雜深奧無數的事。數不清的科學英才從各種角度發起研究,想解開這生命的奧秘。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人有答案。波坎納維生前就對生命的奧秘感歎說,看起來她離我如此之近,可當我想接近她一點的時候,才發現她是如此遙遠,也許這真的是神的領域,根本不允許我們凡人靠近。

人們對自身這樣的所謂“碳基生命體”的研究都沒有大的進展,其它的生命形式更是人們的臆測或幻想。智腦自然也不會“覺醒”,更不會分泌出碳基生命體才有的“情感化合物”。

在小時候,準確說是在楊小樂六歲那年,他得到這台光明星三型機器人的時候,很快就喜歡上了它。他將這台光明星三型機器人當做自己的朋友和夥伴,他給它起名叫“小小光”,因為父母那時候總是親熱地叫楊小樂為“小小樂。”

小小樂和小小光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

父母很忙,大多數時候都是小小光陪伴著小小樂,小小樂慢慢長大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父母不再叫他小小樂,去掉了一個“小”字,喊他小樂。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楊小樂明白了小小光對自己的所有鼓勵、同情、安慰,隻不過是一截截預設的程序,冰冷數字組成的代碼,並不是小小光真的喜歡自己,換一個機器人也會做得跟小小光一樣好,明白這個的時候他很失落,因為他真的好喜歡小小光……

慢慢地他不再跟小小光聊天,更不會將心裏的想法告訴小小光,對這一切,小小光也沒有任何感覺,隻是日複一日地照顧著他,記錄著他每一天的生活,在楊小樂的特納綜合症發作時,幫他治療恢複的同時依然說著鼓勵或者安慰的話……

洗完澡,小小光已經準備好了楊小樂的衣服。穿衣服的時候,又不厭其煩地給楊小樂講解衣服搭配的細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