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楊夢龍看來這根本就不算個事:“把江南士紳的家給抄了不就有錢了?”
一眾文臣無不齊齊翻起白眼。把江南士紳的家抄了不就有錢了?你老人家還能再簡單粗暴一點麼!
張桐說:“就算有錢,那些將官也不見得肯把田賣給朝廷……國人把田地看得太重了,不到萬不得已的關頭是絕對不會賣田地的!”
朱聿鍵淡然說:“那就多花一點時間,清查他們貪墨軍資、侵占軍田的惡行,然後通通掛樹上去。其實朕更傾向於將他們掛到樹上去,這樣可以省一筆錢。”
武將們興奮不已,躍躍欲試,文臣們則激烈地翻著白眼。他們總算知道為什麼楊夢龍力挺朱聿鍵繼位了,這兩個簡直就是臭味相投啊!
於是,又一道聖旨擬好了:所有軍田全部收歸國有,內閣將在一個月之內組建統計小組,太量全國軍田,清查田籍,從將官手裏低價購買田產按人頭分給軍戶……老朱家一向有“摳神”之稱,隆武帝也改不掉這摳門的毛病,購買田產的價錢定得相當低,將官們不賣也得賣————不服的可以造反!
這一新政在全國掀起軒然大波,很多將官不出所料的跳起來造反了。這些田產可是他們家族攢了好幾代人才攢下來的,憑什麼你一句話就全收回去?憑什麼?反你丫的!
同樣不出所料,這些反叛旋起旋滅,絕大多數叛亂還沒等新軍出動就被軍戶們給鎮壓下去了,想要造反的將官還沒來得及起兵就被手下的軍戶給割掉了腦袋……在軍戶們眼裏,這些將官的田等於是他們的田了,這幫喝了他們幾代人的血的王八蛋不僅不肯把他們的田交出來,還要帶他們去造試圖分田給他們的朝廷的反,簡直就是豈有此理,不弄死你跟你姓!甚至有不少將官還沒有生出要造反的念頭就讓軍戶安上一個要造反的罪名給割了腦袋拿去向朝廷邀功,然後美滋滋的分田地分家產,一時間,衛所將官成了高危職業,看似軟弱可欺的軍戶在獲得田地的希望麵前爆發出來的狂熱讓他們肝顫。
當然,就這些將官幹過的破事,把他們全部幹掉可能有冤枉的,但是十個裏麵砍掉九個,肯定有漏網的,所以朝廷對軍戶們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睜隻眼閉隻眼。那些蛀蟲趴在大明身上吸血吸了這麼多年,也該付出一點代價了。
衛所製就此成為過去,早已淪為農奴的軍戶重新變回自耕農,對新朝可謂感恩戴德。
廢除衛所製同樣沒費什麼事,這玩意兒大家都覺得早就該廢掉了,做一件兩百年前就該做了的事情,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是朱聿鍵拋出的軍製改革卻讓滿朝文武炸了鍋:
他要效仿大唐,重開都督府!
乖乖不得了,這可捅了每一個文臣的菊花了。他們雖然對頑固的士大夫階層瘋狂打壓武將集團,甚至為此不性廢掉大明的國防力量的做法很不滿,但他們同樣沒有忘記藩鎮之亂時武將集團終年相互攻伐不斷、文人命賤如蟻、百姓淪為口糧十室九空的慘狀,重開都督府?不行,絕對不行,這不是又要來一次藩鎮之亂麼!絕對不行!而武將覺得很有必要,重開都督府可以讓他們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晉升的機會,好處是明擺著的嘛。文武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吵得麵紅耳赤。最後還是朱聿鍵拍了板,都督府,非開不可!
而且不是開一個兩個,一開就一大串!
關內總共有八個都督府,分別是沈陽都督府、北京都督府、濟南都督府、南京都督府、廣州都督府、武漢都督府、成都都督府、蘭州都督府,每個都督府下轄一到兩個軍團,分管兩個到三個省份,軍隊的整訓調動、兵員招募、糧餉發放,由朝廷中樞和都督府溝通解決,地方無權幹涉。同樣的,都督府隻負責地方防務和軍隊建設,無權幹涉地方行政事務,擅自越權者將付出可怕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