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邁向輝煌 第七章 新朝氣象2(1 / 3)

朱聿鍵沉吟良久,神色有些黯然的歎了一口氣:“當初太祖定下優待士人、薄收商稅的國策的時候,肯定沒有料到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麵吧?冠軍侯說得對,若不能為國所用,江南縱有三千繁華,於大明又有何用?傳令,加封戚老將軍為平難將軍,整頓淮泗義軍、金門軍、鷹廈軍、浙軍,密切注視江南的動向!鄭氏艦隊和駐紮在武漢的水師分艦隊加緊整訓,隨時準備夾擊南京,將江南叛逆連根拔起!”

一句話就注定了江南縉紳和士大夫集團的命運。這個團體在明初的時候就因為支持過張士誠、陳友諒的緣故倍受打壓,但當朱元璋、朱棣這兩位鐵腕強人故去之後,他們很快便恢複了元氣,到了萬曆,簡直如同疾風勁草一般,變得無比強大,主宰朝政的不再是皇帝,不再是內閣,而是江南這個團體。如果曆史沒有出岔子,這個團體的輝煌還會繼續,他們的一舉一動深刻地影響著清朝、民國的命運,即便是康熙、雍正這等鐵腕強人也無法真正征服這個桀驁不馴的團體。可是現在,這個團體的末日到了,他們迎來了一個更有野心、更有活力的團體。

江南士紳集團的野心僅限於主宰這個國家的命運,將這個國家的財富攬入囊中,而河洛集團的野心卻是主宰整個藍色星球的命運,將黑色猛虎旗插到每一個陽光照得到的角落去,兩相比較,高下立判。一個固步自封、早在宋朝就已經顯露暮氣的團體野上了一個朝氣蓬勃、極具侵略性的團體,除了被輾得連渣都不剩之外還能有別的選擇麼?

隆武帝已經下定了決心,在場的文武百官不管心裏有什麼想法,也隻能齊聲應:“遵旨!”

江南那邊還要亂一陣子,先讓它亂著,戚虎一時半刻還不會打過去的,因此滿朝文武也沒有在這上麵浪費太多時間。江南士紳集團注定是要被時代拋棄的,沒必要對一堆早就散發著腐臭味了的垃圾浪費表情,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朕要重整軍製。”朱聿鍵拋出了下一個議題。

群臣對此也沒什麼意見,大明的軍製早就爛透了,養著百萬衛所兵,除了浪費錢糧之外屁用都沒有,而且國家撥出的那點錢糧還不夠衛所兵塞牙縫,國家不滿意,衛所兵滿腹牢騷,這實在是太坑爹了。

薛思明說:“陛下英明!大明軍製早就爛了,百萬衛所兵不僅打不了仗,還成了一個巨大的負擔,早就該裁掉了!”

方逸之皺著眉頭說:“衛所兵固然該裁,但是,這麼多人,裁掉了往哪放?”

楊夢龍說:“好辦,把衛所的田地分給他們就是了。”

方孔紹苦笑:“衛所哪裏還有什麼田地啊!”

楊夢龍正式說:“衛所的田地有的是,隻是讓千戶、百戶他們給侵占了而已。我的意見是,由國家出錢,以一個比較低廉的價格將那些田產從衛所軍官們手裏買過來,按人頭平分給軍戶們……別翻白眼,老子幹過衛所千戶,那裏頭的貓膩我知道得一清二楚,田有的是,隻是在不該擁有的人手裏而已!”

方逸之兩手一攤:“那錢呢?被衛所軍官侵占的田產何止百萬畝,就算把價格壓得再低,幾百萬兩銀子還是要的,錢從哪來?這一場仗打下來,半個大明都給打爛了,到處都要重建,到處都要錢,上哪擠出幾百萬兩白銀喂飽那些家夥?”

這確實是個大難題,財政危機從朱棣之後就一直在折磨著大明,越往後就越嚴重,到了崇禎這一朝,幾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雖說隨著河洛集團的崛起,大明有了新的稅源,情況有所改善,奈何這一仗下來半個國家都打爛了,不砸個一千幾百萬兩銀子下去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大明恢複元氣的,這裏頭要花的錢可就海了去了,上哪找這麼多錢買田分給軍戶?反正方逸之是想不出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