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場投入數萬大軍的大決戰,要作的準備工作很多,所以阿巴泰至少還有兩天時間可以逍遙自在一下。
在北方的清軍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明軍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根本就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定興、淶水、易縣、固安、霸州、涿州……一座座城市插上了明軍的戰旗,一道道防線被明軍那鋪天蓋地的炮火粉碎。沒有理由懷疑滿洲八旗的戰鬥力,即便是有河洛新軍和天雄軍,他們的戰鬥力也能穩居東亞前三名;同樣沒有理由懷疑滿洲武士的勇敢和頑強,他們真的是連吃奶的勁都用上了。然而,差距實在太大了,麵對裝備和戰術都領先自己整整一代的對手,他們再怎樣頑強,也隻能是被粉碎而已。清軍絕望地發現,平坦遼闊的華北大平原再也不是騎兵的天堂了,麵對那密似蘆葦的刺刀組成的方陣,所向無敵的滿洲鐵騎舉步維艱,無數個槍口射出的子彈交織成一片熾熱的死線,清軍騎兵還沒有衝到明軍麵前,就已經被成片割倒。就算衝到明軍麵前也衝不過去,密密麻麻的刺刀組成一道冰冷的死線,讓戰馬望而生畏,而烏鴉似的成群飛來的手榴彈和火幕一般的彈雨令試圖從方陣之間的間隙穿過,尋找破綻的騎兵死傷累累。明軍放棄了一切戰術,完全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對攻,完全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拚人命,清軍卻完全拿他們沒有辦法,隻能一敗再敗!
清軍也不是沒有試圖打破這個僵局,吳三桂和祖大壽便親自指揮關寧鐵騎,在霸州方向與明軍反複拉鋸,霸州數次易手,誰也奈何不了誰。利用這一機會,德格類率領五千騎兵飛速南下,繞過滄州,進攻的箭頭直指衡水,試圖千裏奔襲向大名道發動自殺式進攻,拚著全軍覆沒也要把大名道打爛!戰術是完全對路的,也擊中了明軍的要害:大名道是明軍的大後方,如果大名道被打爛了,明軍的補給線也就完蛋了,清軍不說反敗為勝,至少也能贏得喘息之機啊。
可惜,清軍始終是缺一點運氣。
貌似隻要是對上楊夢龍,幸運女神就會離清軍而去,鬼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德格類的運氣實在是太糟糕了,他抵達滄州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川軍主力東移增援滄州————滄州這邊壓力太大了一點,又是一個極理想的攻擊出發點,萬萬不能丟。如果他早來一天,尚未進入滄州,他頂多就是撞上川軍的先頭部隊而已,很輕鬆就能擺平;如果他晚來一天,川軍主力就該進滄州城了,他頂多就是遇上川軍的輜重部隊,非但不會有什麼危險,還能發一筆橫財。可偏偏,他遲不來早不來,在川軍低達南皮的時候,他也剛好抵達南皮,跟川軍主力撞了個正著!得知這一消息後,德格類也傻了,親自跑到前線來一看,好家夥,千真萬確!兵力至少是他們三倍的川軍主力正浩浩蕩蕩地朝他們這邊開過來,旌旗如雲,長槊如林,令人生畏!
德格類隻能長歎:“天不佑我大清啊!”
歎氣也沒用,仗還是要打的。經衡水奔襲大名道的企圖已經破滅了,德格類果斷選擇後撤與祖澤潤會合,而川軍表示來了你還想跑?一萬六千步騎軍迅速壓上,窮追不舍。這還不算,德州那邊也有一萬五千大軍北上與川軍會合,聲勢越發的浩大,一直追到滄州城下!現在清軍要考慮的可不是如何突破明軍防線,奔襲明軍大後方了,而是如何全身而退!
另一邊,韓鵬軍團和錢瑜軍團在接連掃蕩了十幾個州縣之後終於合兵一處,從固安出發,直撲順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廊坊地區。薛思明軍團直撲豐台,閻應元軍團從韓鵬軍團和錢瑜軍團中間的間隙穿過,殺向香河,目的再明確不過了,不錯,他們就是要切斷北京與天津的聯係,對北京形成合圍之勢!雷時聲軍團則在八達嶺長城與清軍逐個山頭逐個山頭反複拉鋸,完全不計代價了,就是要粉碎這道已經阻擋了他太久的軍都山防線!就是要從軍都山俯衝下去,踏平昌平,然後與友軍會合,包圍北京!
得知八達嶺長城失守的消息,清廷文武百官無不噤若寒蟬,就連身經百戰的皇太極,也感到一股寒意,一股被人剝光衣服的寒意。
八達嶺長城丟了,涿州、固安、易縣丟了,順天府恐怕守不了多久,香河……香河堅持的時候恐怕還不及順天府。如今的北京,真的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沒什麼遮掩了。絕望之下,皇太極咆哮:“就沒有人可以用了嗎?多爾袞在哪裏?多鐸在哪裏?那四萬忠勇的滿洲勇士到底在哪裏!為什麼隻剩下朕在孤軍迎戰了,為什麼!?”
絕望的吼聲在金鏖殿上回蕩,像是一頭重傷垂死的老虎在無力地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