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龍戰三千裏 九十六 斷刀(1 / 2)

戰火在南北直隸熊熊燃燒,苦難深重的帝國在死亡的漩渦之中哀號,這是一個老邁帝國葬禮上的挽鍾,也是一個新生帝國誕生前的啼哭。

現在的情況是:江南地區已經亂作一團,由於清軍撤出之後明軍沒有及時跟進占領,江南出現了一個可怕的權力真空,一時之間各路的牛鬼蛇神全跳了出來。不甘心束手待斃的東林黨在得知楊夢龍主導了一場在他們看起來很可笑的禪讓,廢掉太子,擁立唐王為新君之後,頓時像即將溺斃的落水者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擁立逃到杭州躲避戰亂的魯王朱以海在南京登基稱帝。他們的理由是:朱聿鍵不是燕係出身的,根本就沒有資格登基,這是楊夢龍在篡奪大明江山!他們這些正人君子當然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說什麼也要跟這個大魔王鬥到底的!

一場倉促得形同搞笑的登基儀式之後,魯王朱以海正式成為大明皇帝。好吧,南京的朱以海,北京的皇太極,在北伐前線督戰的朱聿鍵,再加上被困在大連回不來的崇禎,中國一下子冒出了四個皇帝,剛好夠搓一桌麻將。登基之後,南京小朝廷自然是大撒銀子,招降納叛,玩了命的封官許願,一時之間居然拉起了二十多萬軍隊,據守數座名城,試圖據長江而守,跟楊夢龍對抗到底!東林黨的如意算盤是,趁著楊夢龍與清軍激戰之機,先把生米煮成熟飯,然後坐山觀虎鬥。如果清軍雄起打敗了楊夢龍,他們自然是把朱以海這個倒黴催推出去當替死鬼,繼續歸順清廷;如果楊夢龍反推清軍,他們還是把朱以海這個倒黴催推出去當替死鬼,把所有罪狀都推到他的身上,再加上天下士子的鼓吹,楊夢龍總該打點馬虎眼,放他們一馬吧?

主意打得很好,可惜不現實。要知道,大明別的不多,就藩王多得嚇人,野心家同樣多得嚇人。得知朱以海登基稱帝之後,馬上就有人不幹了。朱以海這邊剛登基,揚州那邊就擁立了一個藩王,國號泓光,並且聲稱:南京那邊那個是假貨,我這個才是貨真價實的!大家打的鬼主意都差不多,推一個擋箭牌出來給他們擋箭。這場戰爭清廷贏了最好,如果是明軍贏了,楊夢龍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嫌疑在先,麵對這一堆的大明藩王,說什麼也要打點馬虎眼吧?這樣的擋箭牌當然是掌握在自己手裏最好,憑什麼你南京有,我揚州就不能有?

揚州這麼一動,紹興立馬就不幹了,二話不說召集一大批人馬把藩王府裏那個窮得要飯的疏藩給拉出來三拜九叩,擁立為帝!

好吧,這一下子就有六個皇帝了……

別急,後麵還有!

太湖之中一直有一股水匪,足有數千之眾,在太湖水道上神出鬼沒,明軍多次圍剿都沒能傷到他們一根汗毛。得知那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廢物居然一口氣擁立了兩位皇帝之後,這幫水匪當場就火了:他媽的,放著我們老大這麼英明神武的人不擁立,擁立那幫除了吃飯幹女人之外什麼都不會的藩王?你們眼睛是不是長在屁股上了?這幫水匪一不做二不休,就在這千裏湖光之中擁立他們老大登基稱帝,國號……國號還沒想好,反正很吊就是了!

南京小朝廷沒想到大家這麼不給麵子,當真是火冒三丈,厲兵秣馬要討伐這幫亂臣賊子。但是不等他們派出軍隊,又有壞消息傳來:天目山一股綠林草寇也擁立他們的頭頭稱帝了!

這下好了,水上陸上,城裏鄉下的品種都他媽齊了。

南京小朝廷目瞪口呆的看著小小的江南冒出越來越多的皇帝,都有點兒不知所措了。都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現在南京這一片冒出來的皇帝都夠組織兩支足球隊,順便再配上幾個啦啦隊了!更加要命的是,皇帝的數量還在繼續增加,就連他們好不容易拉起的那二十多萬大軍也不大穩了,那些軍頭不懷好意的瞅著朱以海,這皇帝看樣子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嘛,為什麼你朱家當得,我們趙家李家,楊家齊家就當不得?沒這道理嘛!更加要命的是,在這要命的關頭,南京小朝廷的文臣依然不改對武將的輕蔑傲慢,把幾個能打的武將都給得罪清光了,這些武將火冒三丈,又看到不斷有人稱帝,索性就不幹了,你們能當皇帝,我也能當!

東林黨繼續著他們那幹什麼什麼不成,撈什麼什麼不剩的傳統作風,以驚人的效率將江南地區的局勢弄到糜爛得無以複加的程度。有識之士看著這如同末日狂歡一般的場麵,都是一陣陣膽寒,這樣搞法,別說明軍,就算是清軍獲勝了,江南也逃不過一場血江之災啊,江南縉紳集團的桀驁不馴已經超出了任何一方可以一統天下的勢力容忍的極限了!

除非江南縉紳集團能自己統一天下!不過看他們這尿性,讓他們統一天下,那難度真的跟讓吉娃娃去強奸一頭猛瑪象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