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情緒有點失控了,怒吼:“絕對不能讓天雄軍與喀爾喀部聯合!天雄軍本來就夠強悍了,再讓他們從喀爾喀那裏得到足夠的戰馬,後果不堪設想!鮑承先,本汗這裏有一筆錢,不多,三十萬兩白銀而已,你帶著它入關,都花掉!不管是明國的中樞大臣還是山西的地方官吏甚至晉商,隻要能在崇禎小兒麵前說得上話的,通通都不要放過,盡量拉攏過來,讓他們進讒言也好,暗中使絆也罷,甚至收買刺客刺殺,我一概不過問,我隻要盧象升死!”
鮑承先被皇太極那狂亂之態嚇了一跳,不大明白為什麼僅僅一個喀爾喀跟天雄軍接觸的消息就讓皇太極如此震怒。不過,有些問題還是別問為好,他低眉垂首,恭敬的說:“汗王放心,盧象升雖然很強,但並非無懈可擊,他亦步亦趨,學著楊夢龍大練新軍,興辦工廠,搞義務教育等等已經得罪了很多人了,隻是現在風頭正盛,無人敢輕易去捋虎須,隻要等他風頭一過,他的政敵必群起而攻之!他固然文武雙全,但畢竟是文人出身,對付文人的那套對他還是很有效的,要他死,並不難!”說到這裏,他露出一絲憂色:“可楊夢龍與他交情極深,絕不會眼睜睜看著他死的,這兩個人聯手就太可怕了!”
皇太極越發的煩躁:“所以我要盧象升死!”他冷笑:“楊夢龍固然難對付,但是他太衝動,太耿直了,都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他能活到現在,一方麵固然是崇禎的信任,別一方麵也與盧象升一直在文臣集團麵前幫他說好話,調和他與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分不開,如果盧象升死了,他與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勢必全麵爆發,最終反目成仇!”
早在大淩河之戰結束後,楊夢龍和盧象升便被很多人譽為“帝國雙璧”,而旅順之戰也證明,他們一旦雙劍合璧,哪怕強悍如後金也得跪!這是一個完美的組合,楊夢龍天馬行空,敢作敢當,在他的努力下,新鮮的事物和神奇的技術層出無窮,而盧象升則全盤照抄,亦步亦趨;盧象升在文臣中間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深得崇禎的信任,而他也把這份信任與楊夢龍分享,經常在崇禎麵前幫楊夢龍說話;盧象升從楊夢龍那裏獲得先進的工業技術,楊夢龍則依靠盧象升獲得崇禎的信任,各取所需,想打倒這兩個人,實在太難了。但是皇太極卻很清楚,這個組合並非無懈可擊,楊夢龍的離經叛道和對士大夫集團的輕蔑是致命傷,全靠盧象升壓著,士大夫集團才奈何不了他,一旦盧象升倒下了,士大夫集團跟楊夢龍之間的矛盾很快就會尖銳到不可調和的程度!最終楊夢龍會絕望地發現,他正在跟整個帝國對抗,他隻有兩條路可選,要麼當嶽飛,要麼當曹操,前者會讓明朝失去最後一支擎天柱,後者會讓明朝陷入內戰甚至改朝換代的腥風血雨,不管是哪種,都是後金喜聞樂見的。
擊倒了楊夢龍,盧象升可能不會受什麼影響;但擊倒了盧象升,楊夢龍的末日就到了!
所以,盧象升必須死!
形勢嚴峻,皇太極沒有給鮑承先太多的時間,五天之後,鮑承先便帶著幾萬兩白銀再度入關,後麵那二十幾萬兩將會通過各種途徑送到他手裏。為了弄死盧象升,後金是下血本了,要知道,他們在崇禎二年破口之戰中搶到的白銀也才不到二百萬兩,花了幾年都花得差不多了,現在為了對付盧象升,皇太極幾乎把金庫給搬空了。
送走了鮑承先,皇太極又下令八旗軍加緊整飭軍備,令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等部加緊對喀爾喀部的攻擊,同時針對銀川和大同發動一次劫掠,重點是銀川,能毀掉那些稻田和新興的村落固然最好,就算做不到,也不能讓天雄軍安心的發展————反正就算你們不發動攻勢,用不了多久天雄軍也會來找你們麻煩的!
兩道命令一下,遼東地區的硝煙味又漸漸濃了起來。隻是這一次,接到命令的後金旗丁卻沒有往昔的興奮,相反,還有點兒憂心忡忡。
明眼人都知道,旅順之戰後,後金已經陷入被動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越來越被動。
這還是自薩爾滸之戰結束後,後金頭一回被動迎戰的!
後金在厲兵秣馬,他們的死對頭天雄軍,此時卻在銀川大排筵席,宴請一位從草原來的客人————蒙古最後一位成吉思汗,林丹汗的寶貝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