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三十六 皇太極的煩惱2(2 / 2)

皇太極撫摸著光滑如故的鏟子刃口,神情驚駭:“這麼好的鋼居然拿來打造鏟子,天雄軍的鋼材多到這個地步了麼!?”

聽他這麼一說,在座的後金諸貝勒和漢人文官都變了麵色。從漢朝到明朝,兩千年來鋼鐵一直是戰略物資,由中央政權牢牢掌握,走私鐵料者重罪,原因就是鋼鐵產量稀少,異常昂貴。如果大家對鋼鐵在古代的珍貴程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的話,可以問問自己的祖輩,他們這一輩人有很多直到新中國成立二三十年之後都還在使用木犁。鋼鐵難求,性能優越的鋼鐵更是千金難買,好一點的都拿來製造兵器了,次一點的拿來做農具,一丁點都不會浪費。現在天雄軍竟拿這樣的好鋼來做鏟子,還是人手一把,那隻能說明天雄軍所掌握的鋼鐵資源已經多到超乎大家想象的地步,根本就不將鋼鐵當成稀罕貨了!

阿巴泰脫口問:“大學士,聽聞天雄軍有好幾個巨型高爐,晝夜不停的煉鋼,不知道他們一年能產多少鋼鐵?”

鮑承先說:“一百萬斤。”

眾人鬆了一口大氣。一百萬斤,對於一個軍閥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攤到一支擁有數萬之眾的大軍,還是遠遠不夠,不過考慮到那些鋼材性能非常優越,也讓人不敢輕視。

鮑承先接著說:“一爐。”

所有人失聲驚叫,就連城府深沉的多爾袞和一向以冷靜著稱的阿巴泰都跳了起來,失聲叫:“什麼?一百萬斤一爐!?”

鮑承先點頭:“是的!一百萬斤一爐!天雄軍所控製的大名道一個月能煉出二十爐上好的鋼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們一年能產多少鋼鐵。”

似乎有一盆冰水兜頭淋下,整個大殿除了倒抽涼氣之外,再也聽不到別的聲音了。這個產能對於後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天雄軍一爐鋼水就比他們一年產的鋼鐵還多了,這還怎麼打?

鮑承先接著說:“河洛新軍控製的河洛地區鋼鐵產量更加驚人,具體能產多少奴才還沒有弄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河洛新軍的鋼鐵產量比起天雄軍來,隻多不少!”

現在這些貝勒們連吸涼氣的聲音都沒有了。這意味著僅河洛和大名道兩地,每年就能生產超過二十萬噸鋼鐵,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這麼多鋼鐵到底能發揮出多大的威力?別的不好說,反正金州、旅順那邊的漢人已經普遍使用鋼製農具了,就連東江軍這幫叫花子也是人人身披鐵甲,手持高碳鋼打造的橫刀,以前這樣的裝備可是關寧軍的家丁的專利!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裝備精良的明軍部隊隻會越來越多,那支叫花子一般的明軍將成為曆史,隻要不是白癡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皇太極輕蔑的一笑,隨手將那把鮑承先費了好大勁才搞到的炮兵鍬扔到一邊,說:“打仗,是靠人,不是靠鋼鐵的!父王起兵的時候多少女真健兒用的是獸骨或者燧石製成的箭鏃,前來助戰的蒙古盟軍連副皮甲都沒有,可我們照樣將明軍殺得聞風喪膽,潰不成軍!”

眾人想到八旗軍那隻能用誇張來形容的戰績,都露出自豪的神色。後金剛起兵造反的時候裝備確實很差,用獸骨和燧石作箭鏃是誇張了,但比起明軍來真的是強點有限。當然,明軍更爛,薩爾滸之戰的時候楊鎬殺牛祭旗,換了三把刀都刺不穿那頭皮的牛皮,最後還是楊鎬拿出尚方寶劍才把牛給捅死了。明軍擁有再多鋼鐵又能怎麼樣?裝備變得精良又能怎麼樣?即便拿著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他們依然是一群懦弱的羊,一叢叢任由他們收割的野草!莽古爾泰大笑:“老八所言極是!明狗裝備再好也沒用,一仗過後,這些都變成我們的了,我還巴不得他們人人披甲,手持寶刀呢!”

多鐸也笑:“刺蝟渾身是刺,輕輕一刀就能叫它喪命;公牛長著極角力大無窮,一箭便能將它擊倒!明軍裝備再好,也是沙子堆成的軍隊,何足道哉!”

眾人都哈哈大笑,輕蔑之色都寫在臉上了。隻是,早已摸清了這幫家夥的脾氣的佟養性、李永芳、鮑承先等人都隱約感覺到,他們的狂笑有點兒底氣不足。

普通的明軍裝備最精良的裝備也是白給,但是,換了天雄軍、河洛新軍呢?換了素以堅韌頑強著稱的川軍呢?又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