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氣合風雲 三十五 希望(2 / 2)

杜度深以為然:“對,還得禁止漢人造火銃,這玩意更討厭,一銃打過來,躲不開不說,穿再厚的盔甲也擋不住……”

這時,後金士兵已經漫過寨牆,軍寨中煙火四起,喊殺聲,慘叫聲,哀號聲,此起彼伏。四大貝勒對此沒什麼反應,在他們看來,這樣的勝利都是理所當然的,東江軍雖然比以前強了不少,但強點有限,他們一隻手反綁在背後,隻用一隻手也能把輕鬆拿下旅順。這座軍寨被攻陷已經成為定局,接下來就是追殺那些逃走的民夫,一切跟教科書差不多,實在是缺乏懸念。

阿巴泰忽然問:“你們說,明廷會不會增援旅順?”

嶽托說:“可能會!旅順是他們在遼東半島最後的據點,意義重大,他們不可能輕易放棄的。”

阿巴泰問:“會不會派那兩支飛軍過來?”

此言一出,眾人都對這個二貨怒目而視————哪壺不好開哪壺是吧?

旅順城門緊閉著,東江軍正緊張地忙活著,在城外構築工事,準備迎接一場慘烈的惡戰。他們所構築的工事還是土木結構,土壘、戰壕、土牆、陷馬坑,密密麻麻的,構成了簡陋但實用的野戰工事。其實守城並不像電影裏拍的那樣所有人縮進城裏,敵軍在城牆下從容展開然後攻城,真正的城市攻防戰才不是這麼回事。真正的城市攻防戰,防守一方但凡還有一絲勇氣,也絕不會全部縮進城裏捂著腦袋蹲在地上挨揍,他們會依托城牆構築工事拚死抵抗,阻止敵軍攻擊城牆,而城牆上的守軍則會用猛烈的火力支援他們。不解決城外列陣野戰的守軍就沒法攻擊城牆,不能攻擊城牆就無法阻止城牆上的守軍用火力支援城外的守軍,也就無法迅速拿下那幾道簡陋的防線,是不是很討厭呀?你猜對了,古代的城市攻防戰其實就是一場規模驚人的消耗戰,大家咬緊牙關拚命消耗對方的兵員、糧食、軍械、士氣,一直耗到有一方山窮水盡了,就贏了。至於被大書特書的某某將領神機妙算,智取某城,大家笑笑就好,上下五千年裏,這樣的例子少得可憐,沒有多少借鑒意義,更無法複製,麵對敵軍誓要死守的堅城,能不打盡量不打,一定要打的話,就要作好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的心理準備。

毫無疑問,現在旅順守軍就是要跟後金堂堂正正的打一場消耗戰。正如楊夢龍所說,這是他們在遼東半島最後的據點,他們必須用鮮血和生命去堅守,犧牲再大也在所不惜。不斷有從各個軍寨撤下來的民夫、士兵來到旅順,他們被嚴加盤查,沒有兵器的坐進吊籃裏被吊上去,進入城內,擁有武器的則留在城外,準備死戰到底。這是明軍跟後金打了三十多年仗積累下來的經驗,後金善於用間賺城,而遼東又偏偏就有那麼多一心要用無數軍民的頭顱去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的賤骨頭,鐵山、遼陽、沈陽、本溪……這些名城哪一座不是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幫著打下來的?否則就後金那悲催的攻堅能力,讓他們一座城一座城的啃過來,早就死絕種了!

地平線後麵衝起一道高高的煙柱,意味著又一座軍寨被攻陷了。

李惟鸞神色凝重,對黃龍說:“最後一座軍寨也被攻陷了。”

黃龍嗯了一聲:“建奴來得好快。”

李惟鸞歎了口氣:“看來建奴不拿下旅順是不會罷休的了,不知道這旅順還能不能守住?”

黃龍說:“我已經派軍使前往京城求援,更給東江諸島、錦州、山海關各地守軍大將寫了求援信,希望他們能過來支援一下……這是我們遼東漢人在遼東半島最後一個據點了,失去旅順就意味著我們徹底失去了遼東,他們會過來支援的……一定會!”

李惟鸞說:“不知道河洛、天雄這兩支新軍會不會來?”言下之意十分明顯:關寧軍來了也沒用,還得這兩支新軍過來支援,才有希望保住旅順。

黃龍望向平靜而深沉的大海:“他們會來的,一定會!”

李惟鸞也望向大海,希望能看到海平麵後麵冒出尖尖的帆影:“希望他們能來,否則旅順就保不住了……”

這兩位並不知道,在曆史上,直到旅順守軍全軍覆沒,他們全部戰死,也沒有一支明軍過來支援,朝廷甚至沒有對旅順被攻陷作出什麼反應。對於這些堅守著遼東漢人最後的據點的將士來說,這是何其悲哀,又是何其殘忍。

這次呢?這次援軍會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