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河洛風雷 三十七 藩王發瘋記5(3 / 3)

南陽城關處,一座磷肥加工廠也動工了。這座工廠將就近利用來自荊襄一帶的優質磷礦石,為周邊各縣提供充足的磷肥。由於使用了水力機械,生產效率要比舞陽、桐柏那邊的磷肥加工廠高很多,再加上磷礦石品位高,一個月少說能生產五十噸磷肥。南陽府已經派出名流士紳到荊襄去與當地控製著磷礦礦山的宗族談判,全力確保磷礦石供應了,最好能夠將礦山買下來。如果談判能成功,這裏還會再建一座更大的磷肥廠,屆時兩座磷肥廠每月的廠能將達到一百五十噸,要離滿足整個南陽地區的需求還有一定的缺口,不過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舞陽那邊,兩座堪稱巨無霸的煉鋼高爐破土動工了。盡管一爐出鐵水二十噸的小高煉已經讓南陽人歎為觀止,但是楊夢龍表示我已經厭惡了這種小打小鬧的生產方式了,眾多能工巧匠聯手打造,來自西洋的工匠誠意加盟,強強聯手之下,兩座二百五十噸級煉鋼高爐呼之欲出!當這兩座高爐投產後,舞陽便擁有了一次出鋼水五百噸的恐怖能力!至於二十噸級小高爐的技術……楊夢龍已經掛牌拍賣了,誰愛玩就拿去,給點小錢錢就行了。

舞陽即將變成鋼鐵之都。

鋼鐵、磷肥什麼的大家都喜歡,看到產量增加,大家自然心裏高興。但是,有些東西他們是不歡迎的,但是卻又逃不掉:硫酸廠也辦到南陽來了。硫酸廠可不是什麼好東西,汙染那叫一個厲害,大家都挺討厭它的,但是離了它,磷肥什麼的通通都沒戲,沒辦法了,隻好捏著鼻子認啦!

與此同時,洛陽那邊也有一座二百五十噸級煉鋼高爐破土動工了。宜陽隸屬洛陽,宜陽鐵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聞名天下了,是當時天下第一大鐵山,盛產優質鐵器。當時宜陽是韓國的地盤,靠著宜陽鐵山,韓國軍隊盔甲之精堅,刀槍之利,弓弩之強勁,冠絕天下,籍此被譽為“勁韓”,現在這塊地盤被舞陽衛拿了過去,眾多新型技術的應用將使古老的宜陽鐵山煥發新的活力。

至此,楊夢龍的地盤已經初具規模:南陽、汝州、洛陽,三點一線。這幾塊地盤裏,糧食、鋼鐵、煤炭、木材等等他急需的資源都俯拾即是,舞陽縣地下更是有著一個采之不盡的超級鹽礦,隻等著他將它們挖出來。同時他還在努力發展亞麻產業,等到亞麻種植推廣開來之後,化肥、糧食、鋼鐵、煤炭、木材、食鹽、布匹等等戰略資源他都可以自給自足了。而拜他所賜,越來越多的水力機械和超前的觀念被民間所接受,強大的生產力像噴泉一樣衝破重重束縛,從地下噴湧而出,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一場軍事革命也正在醞釀之中。百年之後,後人將他一手推動的軍事、工業、農業、教育改革稱為“河洛風雷”,與兩千年前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所主導的胡服騎射並駕齊驅,甚至猶有過之。

兩千多年前,麵對日漸衰微的國勢和咄咄逼人的北方狼族,趙武靈王銳意革新,以胡人為師,進行了一場偉大的改革,編練出三十萬飛騎,破東胡、破林胡、破匈奴、滅中山國,在閼與山地大敗秦軍,讓趙國迅速崛起,一躍成為足以與秦國並駕齊驅的強國。這場偉大的改革被稱為“胡服風雷。”不過,胡服風雷並不是一場徹底的改革,它隻是讓趙國軍事力量強大起來了,農業和經濟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為趙國的敗亡埋下了禍根。而河洛風雷的改革卻是全方麵的,工業、農業、經濟、軍事、教育、文化、科技……麵麵俱到。盡管現在它還不大起眼,隻能算是一絲烏雲,但是在不久的將來,這片烏雲將遮蔽天空,雷霆霹靂將響徹這片古老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