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兌說道:“王上,您不能這麼消沉,隻要您振作起來,趙國還會有複興的那一天。”
趙慶泰知道,李兌這番話虛無縹緲,就是在安慰他。他抓起了身邊的酒壇子,咕咚咕咚,一口氣把一壇子酒都喝光了,然後霍地站了起來,目光如電,看著李兌,說道:“李師傅,你殺了我。”
李兌呆若木雞,看著趙慶泰。
趙慶泰說道:“寡人是趙國的王,不能死在秦人手裏受辱。你是寡人的老師,寡人最信任、最敬重的就是你,你殺了寡人,寡人心裏安穩。”
李兌悲從中來,眼淚滾落而下,他是趙慶泰的老師,趙慶泰十幾歲的時候,他就教導趙慶泰,看著趙慶泰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看著趙慶泰一步一步登上王位,師生之間的那份感情很是深厚。
趙慶泰不想當俘虜,自殺他又下不去手,就讓李兌殺了他。
趙慶泰把自己的脖頸對準了李兌,拍了拍,說道:“李師傅,動手吧。”
李兌猶豫著,最後還是舉起了劍,一劍劈向了趙慶泰的脖頸。趙慶泰悶哼一聲,鮮血飛濺,倒在了地上,並沒有死。
趙慶泰血如泉湧,渾身抽搐,李兌不想讓他受罪,照著他的心窩又連著刺了幾劍。
趙慶泰瞪著眼睛,倒在血泊之中,不動了。
這時,外麵的喊殺聲越來越激烈,秦軍馬上就要攻入王宮了。李兌看著趙慶泰的屍體,想了想,抽出匕首,俯下身子,把趙慶泰的人頭割了下來。
李兌拎著趙慶泰的人頭去投降秦軍,希望借此保得一條性命。
邯鄲被秦軍占領,除了北部的代地,整個趙國都落入了秦軍的掌控之內。趙國一些貴族、大臣逃到了代地,擁立平原君趙慶裕為趙王,為趙國保住了一線香火。
代地靠近匈奴草原,道路艱險,土地貧瘠,秦軍長時間在外征戰,很是辛苦,贏彥良下令秦軍先休整休整,以後再攻取代地。
雖然,趙慶裕在代地稱王,豎起趙國大旗,但是,實際上趙國在這時已經滅亡了,火光熄滅,隻剩一點餘燼。
秦國吞並了三晉之後,贏彥良非常高興,可是這高興之中還有一絲煩惱,沙陀人向贏彥良提出要求,要恢複中山國。
沙陀人是秦國的盟友,一直在東方幫助秦國牽製趙、魏、齊這些國家,這次秦國滅掉趙國,沙陀人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
在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麵,沙陀人都與秦國關係密切。
如果贏彥良答應了沙陀人的請求,那麼,他統一天下的願望很有可能就要落空。今天沙陀人恢複了中山國,明天趙人就要恢複趙國,魏人就要恢複魏國,韓人就要恢複韓國,巴蜀、義渠這些國家的遺民都會吵著鬧著要複國。
可是,如果不答應沙陀人的請求,秦國與沙陀人之間的聯盟關係就要破裂,天下尚未統一,如果沙陀人站到了秦國的對立麵,和齊國、楚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秦國的麻煩可就大了。
為了這件事,贏彥良唉聲歎氣,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好辦法。
這時,石正峰向贏彥良提議,秦國與沙陀人各讓一步。秦國在原中山國的土地上成立中山省,這個中山省實行自治。
贏彥良還從來沒聽說過“自治”這兩個字,他就問石正峰,這什麼意思?
石正峰用贏彥良能聽得懂的語言,把自治的意思講給了他。
聽完了之後,贏彥良皺著眉頭,說道:“這不是國中之國嗎?”
石正峰說道:“王上,您要統一的不是土地,而是民心,四海歸一,民心所向,大秦才能千秋萬代,永遠昌盛。要不然,大秦就會像夏商周三朝一樣,經曆二三百年的輝煌,然後灰飛煙滅。”
贏彥良沉吟不語。
石正峰說道:“如果中山不實行自治的話,沙陀人就不會心服,他們早晚要鬧事。”
贏彥良目光犀利,看了石正峰一眼,沒有說話。
石正峰說道:“您想殺光沙陀人?沙陀人有幾百萬之眾,就算您能殺光沙陀人,殺得光這天下人嗎?華夏大陸土地遼闊,人口眾多,實行自治是最完美的製度,等時機成熟了,不僅是中山一地,整個天下都要實行自治。”
見贏彥良還有些猶豫,石正峰又說道:“王上,天下這麼大,您拿中山之地做個實驗也好。成功了,天下推廣,失敗了,那也是沙陀人自找的,怪不到您的頭上,而且,一個小小的中山之地,也亂不了整個天下。”
贏彥良沉思良久,開口說道:“好吧,就讓沙陀人在中山實行自治,看看效果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