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之跪在了使者的麵前,說道:“臣李牧之接旨。”
使者展開了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王上詔曰:大將軍李牧之勾結秦軍,證據確鑿,著令其於軍中自盡,欽此。”
這聖旨很簡短,也很明確,李牧之手下那些將士聽了這聖旨,萬分震驚,紛紛叫道:“大將軍忠心耿耿,絕對不會勾結秦軍,這是矯詔,矯詔!”
使者見將士們要作亂,急忙揮了一下手,身後那些隨從抽出了兵器,上前圍住了李牧之。
將士們握著兵器,叫嚷著,紛紛趕過來,給使者他們來了一個反包圍。
使者色厲內荏,看著周圍那些將士,說道:“連王上的聖旨都要違抗,你們是要造反嗎?!”
將士們怒氣衝衝,叫道:“大將軍絕對不會勾結秦軍,這是有小人在陷害大將軍!”
“咱們殺了這些王八蛋,保護大將軍!”
將士們情緒激動,要殺了使者他們,李牧之舉起手臂,叫了一聲:“住手!”
將士們停下來看著李牧之,使者和那些隨從嚇得瑟瑟發抖,站都站不穩。
李牧之以命令的口吻,對將士們說道:“把兵器都收起來。”
將士們看著李牧之,說道:“大將軍,他們傳的是矯詔,不能接呀。”
李牧之神情凝重,說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我們做臣子的不能違抗王上的命令。”
李牧之邁著大步,走到了使者的麵前,使者嚇得臉色煞白,向後退了幾步。
李牧之跪在地上,低著頭,舉起雙手,做了一個接聖旨的手勢。
使者愣在那沒有動,將士們滿心悲痛,叫嚷著:“大將軍,不能接呀,不能接呀!”
李牧之抬頭看了使者一眼,說道:“天使,請把聖旨交給我吧。”
使者猶豫了一下,把聖旨卷起來,交到了李牧之的手裏。
李牧之接過聖旨,站了起來,看著四周的將士們,說道:“弟兄們,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你們不要因為我做傻事,你們都有父母妻兒,保住自己的性命,早日回家和他們團聚,好好過日子,不要讓你們的家人傷心。”
說著,李牧之就抽出了腰間的利劍,將士們想要上前阻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李牧之一劍抹斷了自己的喉嚨,鮮血噴湧,倒在了地上。
“大將軍!”將士們衝過去,抱著李牧之的屍體,痛哭不已,八萬將士齊齊跪在地上,心如刀絞。
李牧之死了,守衛趙國的最後一道長城也倒塌了,八萬將士軍心渙散。那些匈奴人、鮮卑人是仰慕李牧之的威望,這才加入了趙軍,現在李牧之一死,他們也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東西,立刻就散去了,有的回到了草原、山林,有的就留在了中原,當起了土匪強盜。
趙軍裏的那些趙國人,眼睜睜地看著李牧之被趙慶泰逼死了,他們的心也涼了,想著李牧之臨死前對他們說的話,保住自己的性命,回到家裏,和家人安安穩穩過日子。
八萬軍隊作鳥獸散,王翦率領十五萬秦軍直逼邯鄲城下。
趙慶泰是個硬骨頭,他下令緊閉城門,把邯鄲城內男女老少全都組織起來,準備與秦軍打一場“玉碎之戰”。
趙慶泰想要光榮戰死,但是,臣僚軍民卻不想死,不想為趙慶泰殉葬。
趙慶泰把城防工作交給了李兌、汪廣明,自己整天在王宮裏喝酒。萬事不如杯在手,人生幾見月當頭,趙慶泰知道時日不多了,他要再最後享受享受這君王生活。
汪廣明早就暗中和秦軍聯係上了,他悄悄地打開了城門,把秦軍放進了邯鄲城。
趙慶泰在王宮裏喝酒,喝得暈頭轉向,外麵喊殺震天,他也聽不見。
李兌穿著一身鎧甲,跑到了王宮裏,趙慶泰正坐在地上喝酒,笑嗬嗬地舉起了酒杯,說道:“丞相,來,陪寡人喝一杯。”
李兌說道:“王上,汪廣明勾結秦軍,把秦軍放進城裏來了。”
趙慶泰神情一凝,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汪廣明的蒙蔽,冤殺了李牧之。
不過,趙慶泰很快就釋然了,李牧之死就死了吧,他活著也不能力挽狂瀾。長平戰敗之後,趙國就注定了滅亡的命運,這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趙慶泰舉起酒杯,一口氣把一大杯酒喝進了肚子裏,抹了抹嘴,叫道:“好酒!”
李兌說道:“王上,咱們快走,突圍去代地,代地還沒有落入秦軍之手。”
趙慶泰笑了一下,說道:“秦軍把邯鄲圍得鐵桶一般,我們是逃不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