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峰看著李牧之,還是沒有說話。
李牧之又說道:“第三個選擇,我現在就去接旨,任由王上處置,十有八九是要丟掉性命。在所有人看來,這都是一個最蠢的選擇,白白送死,死得毫無價值。”
石正峰問道:“那你要選擇哪個?”
李牧之歎了一口氣,說道:“我知道,追求生活的人會選擇第一條路,有氣節的人選擇第二條路,也還好,隻有天底下最蠢最蠢的人才會選擇第三條路。我就是那天底下最蠢最蠢的人。”
李牧之看著石正峰,露出了一絲苦笑。
石正峰問道:“為什麼?”
李牧之說道:“讓我選擇第一條路,投降秦國,在秦國為官,我抬不起頭來,一輩子都會活在陰影裏,生不如死。”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物質追求的同時,還有精神追求,動物隻有物質追求。投降秦國,李牧之在精神上受不了。
當然,有的人投降了秦國,依然榮華富貴,開心快樂,但是,李牧之是個倔強的人,古怪的人,他受不了。
石正峰說道:“那你就選擇第二條路啊。”
李牧之搖了搖頭,說道:“對於有氣節的人來說,第二條路很好,死了就什麼都沒了,活著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沒有這種麵對新生活的勇氣,我當了半輩子的軍人,現在要我去山林裏當個隱士,我做不到。”
石正峰說道:“你連秦國的千軍萬馬都不怕,還怕麵對新生活?”
李牧之說道:“是,在戰場上我或許是個強者,在生活中我是個十足的弱者。我十三歲入伍當兵,這一輩子都生活在軍營裏,我就是個軍人,離開軍營我活不了。”
石正峰說道:“人無論生死都要有價值,你這種死法,毫無價值。”
李牧之看著石正峰,說道:“一隻羊要被老虎咬死了,它還會掙紮幾下、撲騰幾下,趙國偌大個國家,就這麼不聲不響地滅亡了,我實在是不甘心。我就用我的一腔血,來祭奠這即將消亡的趙國。”
石正峰還要勸說李牧之幾句,幾個親兵急匆匆跑了過來,說道:“大將軍,使者在外麵等得急了,一個勁兒地催促,叫您快點過去接旨。”
“好,我這就去接旨,”李牧之邁著大步,向外走去。
一個親兵說道:“大將軍,使者帶來的那些隨從,好像都身藏兵器,會不會是......”
李牧之笑了一下,說道:“沒事,不要大驚小怪的。”
另一個親兵說道:“大將軍,聽說王上對您一直不信任,朝中有奸佞一直在說您的壞話。”
李牧之說道:“你們不要說了,走吧,隨我接旨去。”
李牧之走出了中軍大帳,回身看了石正峰一眼,露出了一個微笑。
汪廣明接受了秦國密使的重金,讓密使傳話給張儀、贏彥良,自己棄暗投明,會效忠秦國,做好內應工作,加速趙國的滅亡。
汪廣明是個察言觀色的高手,他早就看出來了,趙慶泰對李牧之並不信任,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蛋有了縫,蒼蠅就可以狠狠地叮上去。
汪廣明向趙慶泰進讒言,說李牧之平民出身,對趙國並沒有什麼忠心,他之所以率領軍隊接連擊敗秦軍,那是在給自己撈資本,將來投降秦國的時候,好換取高官厚祿。
趙慶泰知道趙國馬上就要滅亡了,聽汪廣明這麼一說,如夢方醒,難怪李牧之那麼賣力氣地在前線作戰,原來他是暗藏私心。
在神話故事中,有亂人心智的魔戒,隻要帶上這戒指,人心中陰暗的一麵就會毫無保留地釋放出來。在現實世界裏,也存在這樣的魔戒,這個魔戒就是王位。
無論是多麼善良、正直、高尚的一個人,隻要他的屁股坐到了王位上,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變得凶殘、陰險、卑鄙,將人性之醜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坐上了王位,父子兄弟之間都不能有什麼感情,何況是一個外姓臣子。
趙慶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覺得李牧之要把他賣上一個好價錢,投降秦國。
趙慶泰惡狠狠地想著,寡人是王,隻能寡人算計別人,不能讓別人算計寡人,寧肯錯殺一千,不能漏掉一個!
於是,趙慶泰就派出了使者,去軍營裏誅殺李牧之。
李牧之從容不迫,走到了營門前,營門前火光明亮,使者帶著隨從們正在那等待著。
見到李牧之,使者立刻把手裏的聖旨高高捧起,朗聲叫道:“李牧之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