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滅魏篇 第2523章 兄弟鬩牆(2 / 2)

魏允吉想來想去,一下子想明白了,魏允謙仁義,他身邊那些文臣可不仁義,這天下最可恨的就是那些文臣,滿嘴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

魏允謙繼位為魏王,君侯、官員、百姓紛紛表示擁護,魏允吉雖然手裏有點兵權,但是,這點兵力還不足以與魏允謙對抗,魏允吉隻能收起爪牙,乖乖地服從魏允謙的命令。

魏允謙處理完魏亮之的喪事之後,立刻頒發聖旨,大赦天下,昭告全國,從今以後魏允謙要以文治國,不再法外用刑。

全國臣民,尤其是文官和讀書人看了魏允謙的聖旨之後,欣喜若狂,歡聲雷動。

人們在魏亮之的統治下,領教了太多的血腥殺戮,每天都戰戰兢兢,活過今天不知明天會怎樣,毫無安全感可言。

如今,魏允謙要以文治國,人們感覺壓在頭頂上幾十年的烏雲總算是散去了,總算是見到燦爛的陽光了,苦盡甘來,苦盡甘來呀。

魏允謙是魏亮之的長子,魏允謙一出生,魏亮之就對他寄予厚望,為他請來了最好的老師教導他。

那些老師都是鼎鼎大名的儒生學者,他們從小就向魏允謙灌輸忠孝仁義的思想,魏允謙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按照他們設想的,朝一個仁君明君的方向茁壯成長。

以前,魏允謙看見魏亮之興大獄,濫殺無辜,很是痛心,苦苦勸說魏亮之。魏亮之不僅不聽,有時候氣惱起來,還會把魏允謙狠狠地訓斥一番。

魏允謙身邊的文臣們就勸說魏允謙,不要再說了,殿下身為太子,在政務方麵說得多了,會有搶班奪權之嫌。

魏允謙沒有辦法,隻好閉上了嘴巴,但是,他的心卻像刀絞似的難受。

現在,魏允謙終於是登上了王位,成了魏國的至尊,獨一無二的王,他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來建設這個國家,招攬一大群文人書生,大家共同努力,建設理想國。

文人書生在華夏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有時候,國家滅亡會怪罪到他們的頭上,他們也確實有責任。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們是用自己的肩膀、雙手、血肉之軀,支撐起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就在魏允謙實行仁政、全國人民歡呼雀躍的時候,卻有人悶悶不樂,這個人就是魏允吉。

魏允吉瞧不起魏允謙,魏允謙也看不上魏允吉。魏允謙覺得兵權握在魏允吉的手裏,對於自己始終是個威脅,他要奪回魏允吉的兵權。

魏亮之剛剛駕崩,魏允吉又是君侯當中勢力最大的,如果魏允謙直接對魏允吉下手,恐怕會引起震動。

魏允謙和身邊的文臣們商議了一番,決定敲山震虎,先不動魏允吉,找幾個罪大惡極的君侯處理一下,如果魏允吉識時務,明白了魏允謙的心思,主動交出兵權,那就萬事大吉了。

魏允謙對魏亮之縱容弟弟們違法亂紀很不讚同,魏允謙受到的教育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那些弟弟在封地裏作威作福,逼得老百姓家破人亡,他早就有所耳聞,早就想收拾這些無法無天的弟弟。

魏允謙揪出來幾個罪大惡極的弟弟,奪了他們的護衛,抄了他們的家,下令把他們押到大梁城來。

魏亮之害怕有亂臣賊子威脅魏允謙的王權,就給魏允謙那些弟弟安排了很多護衛,每個弟弟手裏都有上千人的護衛,魏允吉、魏允哲不僅有千人護衛,還有萬人的軍隊。

魏亮之覺得把兵權交給這些兒子,外姓人就不敢造次,魏家的江山社稷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沒想到,魏允謙剛當上國王,就要收回弟弟們手裏的護衛。

幾個弟弟被處理了,其餘的弟弟大多嚇得心驚膽戰,不等魏允謙開口,就主動交出了護衛,收斂起囂張氣焰,老實做人。

每個弟弟都交出了護衛,魏雲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魏允吉手中有兩千五百人的護衛,他上書魏允謙,說封地四周匪患嚴重,為了保護家人,他不能交出全部護衛,先交出一千護衛,等匪患消除之後,他再交出剩餘的護衛。

魏允吉這麼做看似無可指摘,但是,卻把魏允謙給氣壞了。魏允謙一直派紫衣衛盯著魏允吉,魏允吉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監視之中。

魏允吉交出的這一千護衛都是老弱病殘,而且,魏允吉還以招募家丁為由,召集了一千多個壯丁,這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嘛。

魏允謙覺得魏允吉反心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