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軍營裏巡視了一圈,李信把軍營治理得井井有條,將士們一個個龍精虎猛,瞧那架勢,戰鬥力絲毫不亞於峰軍。
石正峰問道:“李將軍,最近義渠方麵可有什麼異動?”
李信說道:“前一陣義渠國王登駿被殺,東讚當上了國王。這個東讚不是義渠王族,很多人不服他,他忙著穩定內部局勢,沒有騷擾我們。”
旁邊一個李信的部下說道:“就算義渠賊來犯邊我們也不怕他,我們李將軍殺的義渠賊成千上萬,聽到李將軍的名號,那些義渠賊就要嚇得屁滾尿流,管我們李將軍叫爺爺。”
石正峰驚喜地看著李信,李信像個大男孩似的,有些不好意思,臉頰都泛起了紅暈,說道:“我隻是盡心盡力,為朝廷守住邊疆而已。”
部下接著說道:“在義渠國,我們李將軍有‘李爺爺’的稱號,就連義渠王都管我們李將軍叫華夏之虎。”
李信對那部下說道:“別當著石大將軍的麵吹牛了。”
部下說道:“我沒有吹牛,我說得都是實話。”
石正峰說道:“李將軍你真是大秦的柱石呀。”
李信說道:“石大將軍過獎了,我守土安民,隻是盡一個軍人的本分而已。”
這時,一個士兵跑來通報,說墨少爺墨無殺帶著墨家弟子求見。
石正峰很是驚訝,心想,墨無殺怎麼跑到慶陽來了?
李信看了看石正峰,問道:“石大將軍認識墨少爺?”
石正峰說道:“我和墨少爺是多年的朋友了。”
李信笑道:“那太好了,墨少爺是我的恩人。”
李信親自出營門,迎接墨無殺、墨小愛一行人,墨無殺、墨小愛見石正峰也在,很是驚喜,幾個人說說笑笑,步入中軍大帳,李信吩咐下去,殺雞宰羊,置備酒宴。
石正峰和墨無殺聊天得知,墨無殺和李信已經認識將近十年了。當初,李信還是個奴隸,從秦國逃跑,跑到黃河岸邊,無路可逃,身後追兵甚急。這時,正巧墨公帶著墨無殺還有幾個墨家子弟,來到岸邊,準備渡河。
李信向墨公求救,墨公帶著李信一起渡過了黃河,救了李信一命。李信和墨家眾人在一起生活了幾個月,那段時間,墨無殺沒少照顧李信,李信很是感激。
後來,墨公知道李信的誌向不是當個墨家弟子,他便沒有阻攔李信,還給了李信一些盤纏,讓他去從軍。臨走時,李信淚流滿麵,跪在地上給墨公磕了三個頭。
到了軍營之後,李信一直和墨公、墨無殺他們有書信往來,後來墨公病逝,李信還千裏迢迢,趕到墨公靈前祭拜,痛哭一場。
墨公雖然不在了,但是,李信和墨家的這份情誼沒有斷,李信和墨無殺以兄弟相稱,一直保持著聯係。
酒宴置辦好了,李信說道:“今天我做東,大家一定要吃喝個痛快。隻是我這軍營裏條件簡陋,有什麼不周之處,還請見諒。”
墨無殺說道:“小信,你這麼說可就見外了。”
李信笑道:“對對對,無殺哥說得對,我和石大將軍雖然是第一次見麵,但是,一見如故,而且中間還有無殺哥這層關係,咱們更是好兄弟,多餘的話不說了,來滿飲此杯。”
李信舉起了酒杯,和石正峰、墨無殺幹杯。眾人在中軍大帳裏喝著老烈酒,吃著嫩羊肉,大呼痛快,一直吃喝到午夜時分,一個個酩酊大醉,才被士兵們攙扶下去睡覺。
第二天日曬三竿,石正峰才醒過來,醒來之後,腦袋昏昏沉沉,還有一點宿醉的感覺。石正峰心想,好久沒有喝這麼多酒了,酒逢知己千杯少,仔細想一想,這話還真害人。
石正峰洗漱一番,喝了點粥,去見李信、墨無殺,隻見李信在營帳裏穿戴起了正裝。
石正峰問道:“李將軍,你這是要幹什麼呀?”
李信說道:“哦,大將軍,我剛要派人去稟告您,義渠的使團來了。”
“義渠使團?”
“對,他們現在就在營外,據說他們奉了義渠王東讚的命令,要去鹹陽朝貢,與我們大秦修好。”
義渠王東讚是真心實意要與秦國修好,還是包藏禍心,他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石正峰皺著眉頭,沉思起來。
李信說道:“大將軍,您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見見這義渠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