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多天的訓練,徐錫麟的一鎮駐杭光複軍勉強有了點軍隊的氣象,但離真正的作戰,還差了許多。李秉衡適時的向秋瑾與徐錫麟提出讓熊成基等入贛的建議,眼下江西與湖南等地零星的起義活動需要有人去組織起來,加上一把火。如果能在江西首先打幾場勝仗,既能寒清廷與南京平叛清軍的膽,又能給浙江有力的支持。入浙的清軍要時刻提防革命軍從贛側擊,既牽製了兵力又有戰略威懾的意義。
這個建議得到了所有光複會所有高層的讚同,這個時候於杭州等地死守並沒有意義,不如開辟第二戰場。
徐錫麟將安徽帶出來的巡警學堂學生交給熊成基帶領入贛,又將手下撥出一部分人,連同安徽新軍本部共五千多人。入贛的兵力不能多也不能少,這麼多人剛剛好。
李秉衡讓溫生才帶上二十幾名南洋的兄弟一起跟著熊成基他們入贛,並交給他五百萬日圓(日圓在當時中國很多地方都是“硬通貨”),充作軍餉並作不時之需。將來入川後補給不易,隻能靠四川同盟會組織幫助在日本洋行購買。日本武器商為了占領中國市場,在各地都有洋行,而且武器質量還不差,這也是李秉衡這次帶上日圓的原因。
因為跟熊成基與倪映典等人交厚,所以反複交代入贛後保存實力為上,隻為造聲勢。
熊成基等都真心敬服他,所以也不覺得他多事,反而記在心上。
最後是李燮和跳出來大叫受不了:“光華,從沒見你如此嘮叨,我耳朵裏繭都聽了出來。不就是那十六個字嘛?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好記的很。”
熊成基笑著說道:“聽著是簡單,用起來就不簡單。如今我等勢弱,用此戰法再為合適不過。等入了贛入了川,我就用它好好跟敵人玩玩。”
聽他說得輕描淡寫,眾人紛紛笑了起來。此去江西,既要幫助浙江牽製清軍,於要保全自己安然轉入四川,任務不可說不艱巨。但熊成基等人舉重若輕,安之若素,正應了李秉衡心中還沒說出的一句話: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
這段時間的相處與並肩戰鬥,讓眾人都生出了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正在上海的陳其美發來電報說已經與張家船隊會合,即將趕往杭州灣。船上有一批藥品與糧食等物資,另有一批喻培倫等人加班加點趕造出來的07式步槍四千多支,子彈一百八十萬發。在黃仲涵聘請的外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子彈廠順利投產。目前日產子彈六萬發,等以後改良工藝與機器設備,工人技術熟練後,產量將成倍提升。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秉衡驚喜萬分,留在南洋的那數百名“徒弟”已經開始發揮作用,這也讓他欣慰無比。也讓他對張家船隊的到來充滿了期待,熊成基等人聽到有大批物資可以補充,尤其是他們眼饞已久的07式步槍,也是大為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