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時候,新晴開始學著不遇事就哭,就告狀,她開始一步一步的和人相處,了解她們的話題,學著他們的交流方式,她希望能夠和同學們走的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她覺得,那個人可以和同學們相處的那麼融洽,她也行的,新晴想證明,她其實和他是一類人的,這樣如果以後再見麵,別人會不會說,看,他倆感覺好像,人都那麼受歡迎誒。
卻不知道到底是哪裏除了問題,新晴漸漸離自己心中溫婉文靜的形象越來越遠,她開始和男生拍桌子吵架,和女生笑靨如花。張揚的好像世界都要為她讓路,開心的仿佛從來不知道憂愁。她成了班級裏最吵、最張狂、最交流廣泛的人。學校裏,認識她的人占了一大半,因為她聲音很大,經常會聽到她在和班上的男生吵架,其實也不算是吵架吧,互損。班上,她和成績最好的學生以及成績最差的學生打成一片,似乎在哪兒都吃香。新晴想,這或許不是自己想象中那麼美好,但是,沒關係的吧,至少,自己和他在人緣上,更像了一些。至於為什麼這樣想,新晴不知道。
新晴開始接觸小說大概是在初三剛剛開始的時候。
好像看的第一部小說是明曉溪的《泡沫之夏》,後來就是數也數不清的天使與花火,那時候才開始知道原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還有個叫愛情。
那麼和他呢,就是愛情嗎?想著想著,新晴有點高興,不過馬上有失落了起來,唉,人家或許現在都忘記自己了吧。為了繼續高興,新晴選擇性的忘記了自己那一刻的糾結。
在新晴才知道有愛情這麼個東西的時候,她的表姐便喜歡上了一個男孩,新晴不懂,為什麼會喜歡他,怎麼會喜歡上一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人,感覺好奇怪。表姐是個極其外向與活潑的人,那時候班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喜歡他,雖然,她從來沒有告白。新晴以為,她會看到一場發生在老師眼皮底下的早戀,像小說裏寫的那般美好而轟烈。可是後來他們並沒有在一起,一天都沒有。
為什麼呢,新晴記不清了,好像是因為表姐突然知道那個男生要抽煙,而表姐最討厭抽煙的人。新晴隻記得那天晚上,表姐趴在課桌上哭的很慘很慘,而新晴,卻不知道表姐為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
她隻能在一旁不停地說:“表姐,不要哭了,不要哭了,我們不喜歡他就好了。”
可是表姐還是一直哭一直哭,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到了現在,他們連普通的朋友都算不上。
為什麼“喜歡”會那麼容易被瓦解,被消磨。那樣脆弱的愛情,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向往呢,新晴不懂。難道小說就永遠隻能是小說麼。
後來初三,因為地震,學校來了很多轉校生。其中有一個男生很是帥氣,至少在當初的新晴看來,誰都沒有他長得斯文俊秀。那個男生叫汪裴,雖然新晴現在已經記不得他的模樣了,但是和他有關的那些事還是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