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時候,新晴天性內向,不怎麼會說話。文藝一點叫不善於交際,直白點呢則是不會做人、懦弱。更悲劇的是她比一般的女生要愛哭很多,而且有事情不會自己解決,隻希望能夠有人為自己“伸冤做主”,也就是找老師告狀。
是以,班上女生覺得和新晴沒有共同話題不說,還老是哭,嫌棄她給女生丟人,不願意接近她。男生覺得這姑娘很討厭但是很好玩兒,看,一逗就哭。哭起來總覺著比能趕上孟薑女了,似乎多哭幾次,這惱人的教室都能夠被哭塌。那敢情就好了啊,不用上課,多爽。再加上小孩子總是看不上一有事就隻會找班主任來修理自己的人,哼,叫你告狀,叫你讓班主任來收拾我們,看我不先把你收拾了。也許這就是叛逆心理吧。
總之,女生們沒有人願意和新晴玩兒,男生則更卯足了勁兒的欺負新晴。久而久之,班主任也認為,一個人欺負你可能是別人的問題,所有人都欺負你,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自己脾氣不好得罪人,還老是告狀,煩不煩啊你,真的是。就這樣吧,小孩子家家,總不會出什麼大事。於是,班主任也懶得管新晴的事情了。
新晴很是委屈,“我又沒有得罪他們,甚至很多時候都沒有和他們說話,隻是安安靜靜的從他們麵前走過,這樣也被他們伸腿下絆子,這也是我錯了?”新晴不明白,也沒有人願意給她分析分析。
可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事實證明,在這個班上,還是有不嫌棄新晴,不欺負新晴的人的。對於這點,小小的新晴還是表示很感激的。甚至,記了那個人很多年,畢竟,他是全班第一個願意主動幫助她的人,而且,他還從來沒有欺負過她。
或許新晴這輩子都記得,那是周三下午的第二節課,那節課是數學。老師姓張,長得很是富態,也很幽默、親切,很受學生喜愛,包括新晴。
“新晴,來你來說說這道題怎麼解。”
張老師在黑板上利落的寫上新晴看不懂的方程題。覺得自己態度很是了不起,居然能夠在聽其他老師閑談的間隙中記住這個不受歡迎的小姑娘,聽說這個小姑娘老是被欺負,那麼多同學都欺負她,肯定有她自己的原因,多半是性格不好吧。可惜了長得這麼乖巧,張老師心理想著。
“啊…。哦……。”糟了,這道題好難,不會啊,老師會不會失望?快點想!
“嗯……。嗯…。嗯……”怎麼辦,怎麼辦,哎呀,新晴,你怎麼那麼笨啊,快點想,快點想!
“哐!”
是前麵老愛欺負她的曾強背著手,打翻了新晴的筆盒。
“哇!”其他的男生狀似很驚訝的起哄,曾強也假模假樣的表達他對這件事的驚愕之情。女生則開啟了看熱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