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絕塵穀(2 / 3)

做為有穀內金剛之稱的四大長老,分別是大長老餘震海,二長老趙勇,三長老羅沛元和四長老林化民。

大長老擅長獅吼功,看名字就知道厲害的程度,有人曾說,餘大長老一聲吼,深海龍宮抖三抖,蝦兵蟹將大王八,上岸孝敬老人家。

二長老羅沛元,這就要說到十三年前,那時候的薑王還是薑王,當時的皇帝是薑王的哥哥,年號還是光宗十五年的時候,當時的大康王昏庸無度,每天酒醉於朝堂之上,當時的大臣都頗有微言。有忠於大康的耿正臣子不忍朝政的荒廢,便直言上書懇請皇帝自醒其身。要不怎麼說是昏君呢,望向那揚揚灑灑令人感動的勸說非但沒有加以改正,反而聽信身邊太監直言將這位堂堂大夫下獄了。可是當時身為大學士的羅沛元仍舊中心輔佐,哪怕當時的奏折都是皇帝身邊的太監批示。然而光宗十五年的夏季一個普通的一天,改變了這位中心耿耿的大臣。由於天氣炎熱,皇帝到行宮避暑,前往行宮路上,搶民女無數伴駕,隨同之人婉轉告知這樣會引起民憤的,誰知大康王便派手下之人將強度來的女子的家人全部殺害,還美名曰滅口保得名也。聽說此事的羅沛元口吐鮮血,早就想到薑王即將造反的他,大呼“國將亡矣”,遂遣走家中一幹侍婢,散盡家財,領走唯一家人,其子——羅銘,投奔絕塵穀。有人會問,為什麼他不去薑王身邊助他一臂,其實薑王也有拉攏之意,奈何,一代忠良隻能侍奉一君呢,在羅沛元的眼裏,昏君依然是君,在英明的王爺那也不過是逆黨而已,別說擁護了,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在一代賢臣棄主之後,薑王便領兵造反,僅用三天,就推到了一代政權。在薑王派人四處傳言皇位本就是自己的,而推到的哥哥才是先篡位之人後,也成功的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如果說,當出羅沛元沒有出走,那麼大康王的命運也不會那麼早就結束。想當年,本是武家出身的羅沛元,放棄了自己熟悉的刀槍棍棒,拿起了筆墨紙硯,棄戎從筆的他隻是想讓百姓過上富足的日子,沒成想......好在有家傳武功,讓自己和兒子成功的進入了絕塵穀,對於這個選擇,他相信,哪怕是兒子那短命的娘也會支持自己的。

就在羅沛元離朝之後,連最後的忌憚都沒有的薑王,便一舉領兵篡位,三天後便改了新的年號成了皇帝。而四年之後,趙勇便也來到此地。這趙勇便是助薑王篡其成地位的肱骨之臣。有句話叫功高蓋主,或許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在薑王成為皇上且政權穩定的時候,趙勇手中的兵權也就成了他心頭的一根肉刺。無數次的無顧責罵,無數次的試探,終於讓趙勇明白了往日的主仆情分不在。即使你在有排兵布陣領兵打仗之能,也是逃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慘結局。心灰意冷下,二長老與大康聖事三年投奔這個世外桃源,一晃已經十年。

四長老是清國人。說起他進穀的事跡,在當時那可是驚動了穀主的。為什麼?因為他這是個一點武功內力都不懂的人卻將陳加貝等一幹內兵耍得團團轉的家夥。這還要說到八年前。陰雲滿布於天際,注定了這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天。天陰了好久了,降暑的大雨卻遲遲未下。絕塵穀的內兵們仍舊未帶一絲疲態的站在自己的崗位上。這時,一個衣著襤褸表情還很滑稽的看不出年紀的老頭出現了,還沒等陳加貝的人開口,老頭便先吱聲了:“我要進穀”。看著走來的內兵,老頭氣定神閑。做為高手的陳加貝,用內裏一探,便以確定了來者不是強手,因為他身上沒有一絲內力,而且陳加貝直接排除了老頭會是強手中強手,將自己內力隱藏了的可能。老頭瞧出了他們對自己的懷疑,接著說道:“我懂得咱們的規矩,不就是比試麼,來吧,不要耽誤咱們大家的時間”。話音還沒落,老頭就出招了,一點客氣的意思都沒有。手中不斷的拋出各色的石子,每種顏色的石子似乎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老頭那驚人的腕力也引起了內兵們的注意,好奇心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就在一瞬間,內兵的周圍似乎就出現了變化,即使大家知道自己仍處在穀口處,但是周圍環境的變化,不得不讓內兵們驚奇而且緊張,做為內兵統領的陳加貝在一瞬間就謹慎的做出判斷,他知道此時的內兵們即使就在身邊但是他們感受不到也聽不見任何的聲音。他們都同自己一般,身處在這一片五顏六色的迷霧中。奇像雖然來得很快讓自己無從反擊但是相信靜下心來的自己一定能夠找出迷霧的破綻。身處幻境的陳加貝並不知道,此時除了少數的內兵,大多數的人都已經驚慌了。亂轉一團。暗哨早就將這一詭異的一幕上報了,當時正巧穀主下峰帶著倆歲多的莫染到老怪處,聽了哨兵的報告,便一起到穀口,一起來到還有隨同的三位長老。當眾人趕到穀口時,便瞧見包括陳加貝一幹眾人等,神色慌張的亂轉呢。老頭也是人精一個,一眼便瞧出了來人絕不是平常穀人。便收起那玩世不恭的表情,恭敬的朝著來人拱了拱手。來人也都紛紛回敬了。隻見副穀主彎腰拾起一枚普通石子,衝那老頭用彩色石子所擺的怪圈中的一枚普通不過的淡黃色石子,看似隨意的一擲,便打離原來位置。一瞬間,所有的內兵就發現彩霧突然消失不見了。還沒緩過來的內兵見那老頭和穀主等人站在一起,雖有不服,便隻能忍氣吐聲。質問的話也隻能吞進肚子裏。陳加貝見此,便跪至穀主腳邊,請求穀主至自己一個辦事不力的罪名。還不等穀主說話,老頭便開了腔,說道:“穀主大人,聽老夫一言,今天的事情跟這小子無關,而是老夫趁其不備,違背了江湖道義提前下手所致。而老夫也是迫不得已啊,不提前下手,以這幫小子的武功我是沒什麼勝算了”。老頭的話,瞬間讓內兵們消除了對老頭的厭惡之心。老頭的伎倆或許別人不明白,可是同樣是人精的老怪卻深知這不過是為了以後進穀後,消除今日得罪內兵的梁子而已。而老怪的表情也讓老頭心驚,這個世界上竟然存在這種僅僅瞄一眼便破了陣法的人,並且自己的小心思在他眼裏如同小孩子過家家般的不值一提。事後成功進穀的老頭向副穀主說明自己來穀的原因。原來老頭叫林化民,兒時便對各類陣法所迷,不練武不讀書的他似乎是個異類,在他看來什麼八卦陣,鴛鴦陣等所有古代名陣在他的眼裏都是不值一提,排兵布陣雖然對武將來說很是重要,但這費時費力。他沉心研究,上至房屋樹木下至石子小草都能被他運用到陣卦之中。這一研究便是二十年的時間。林化民雖然看著如同老頭般,但是他才三十四歲。醉心研究二十年,也是一事無成。朝廷根本就沒有賞識他的伯樂。原本這也沒什麼,因為他相信自己一定會有揚眉的一天,然而同樣相信自己的老母親卻等不到他成功的一天,與自己吃了幾十年的苦的母親難道就要帶著遺憾離開麼?不,林化民必須要做些什麼。而來此便是林化民的目的,他需要有人在這個時候幫助他。聽了他的話,副穀主派了組外兵,和林化民上演了一場隻給要咽氣老娘的戲,這戲無外乎什麼伯樂相中林化民這匹千裏馬的戲份。大修林家祠堂,讓林母在閉眼前終於享受到了街坊四鄰的羨慕。其實老怪並非是全是演戲的,對於林化民的欣賞是真心的,雖然那天老怪隻用一招就破了他的陣法,但是也是有一定運氣的,他知道的並不全麵。顯然這是個人才。至此,了卻心願的林化民安心的在穀中繼續研究自己的這一喜好,但是有了副穀主的配合,穀中的樹木建築也都成了防備敵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