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天下,分四個大國,分別位於絕塵穀的東南西北四個正位處,正北處是大康國,正南方為清國,西方為寒光國,東方為留楚國。這其中當數留楚國最強,大康國最弱。做為四國的交界,因戰爭需要卻讓絕塵穀落入了夾縫求生之境。然四國國主決不允許該地落入旁人之手,見其穀主也並沒有被對方有歸順之意,私下還有拉攏的餘地,就這樣,這個如鯁在喉的敏感之地便一直存在著。直至其越來越壯大。
絕塵穀,是個隱士的集居地,凡住在這的隱士都要聽命於穀主的命令,凡隱居在此的隱士都會得到穀內眾人的保護。這裏沒有名利,每個住在這裏的高手隻會致力於自己的愛好的研究之中。每個人安居於此的隱士如果你不想說,是絕對有隱瞞自己身份的權利的,不會有人好奇的追問。但是為穀中一份子也是一定要為穀裏做貢獻的,穀裏絕無庸人。如果碰巧你與仇人在穀中相遇。要麼大家選擇冰釋前嫌,要麼就選擇離開絕塵穀。冰釋前嫌者當然無事,如若選擇離開後,將絕塵穀中的任何有關穀中人的事情泄露出去,便會得到穀主親手簽發的誅殺令,令無須發。
沒有人知道絕塵穀的勢力到底有多大。隻知道穀主局於一險峰之上,而副穀主居於該峰腳下,大有一夫當關之意。相對於外人來說,穀主尤為的神秘。因為穀中大小事務都是由副穀主一人出麵決定的。
絕塵穀中僅有一個險峰,說是險峰,一定是有著不一般的天險的,該峰背麵齊刷刷的如同天斧劈成的斷崖,筆直且光滑。斷崖上沒有任何的落腳點也沒有任何植物存活。斷崖下是深不見底的天譚湖。遠處望去,漆黑的湖水如同吞人的怪物咧嘴一般。峰頂是穀主居住的樓宇,一幢幢雄偉的聳立在雲裏般,比起皇宮,也未見不可,卻比那皇宮多了份自由。頂峰下至山腳隻有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路,青色的樓梯由山腳下一路鋪至於峰頂,遙遙一望,真正的雲梯般。小路兩旁種著紅梅花,這是一種別名叫做四季長紅的梅花。每天都是花期。因此該峰稱為梅峰。
梅峰下方圓百公裏,都是絕塵穀的地界。穀中人都為來自四海的江湖之人。有那些金盆洗手不繼續做壞事的人,有隱居於此的避仇家的武林各路高手,有向往神仙眷侶的同門師兄妹,有嫉惡如仇厭棄官場的文臣武將......各色各樣的人竟然在這個穀中相安無事,一住就是十幾年。大家從不過問身世,從不在乎你以前的各種不堪,隻要你能住進這個地方,就代表你是個沒有過去的人。前提是你必須要遵守絕塵穀中的規定。絕塵穀中三大穀規,就刻在穀口的巨石之上。莫問前事,莫殺來人,莫藏壞心。巨石反麵,刻著警示那些出了穀的人:莫提穀事,莫透穀人,莫在還穀。也就是說,出去了就不可能在回來,在也不是穀中人。所以說穀規僅三條。
住在穀中的人們並不是過著那種與世隔絕男耕女織的日子的,每逢初初一十五,在穀口,絕塵穀的外兵就會送來一車車穀內眾人所需的日常用品。按照穀中眾人對絕塵穀所做出的貢獻,每月也會照例發月錢,如果在穀中你有什麼成品想去換錢或者物件,都可以在初五當天拿到穀口,由外兵中的統領帶人鑒定估價,由下一次送貨時拿自己要換的東西。穀裏的外兵一般都是穀中之人,之所以說大多數是,是因為其中有一部分穀中之人雖脫離了絕塵穀到外麵居住但仍然為穀中辦事,比如說外兵的統領——費清風。十年前的費清風,由於武學造詣極高,又擁有快如清風的輕功,年輕氣盛的他接了無數張戰帖,在當時的江湖中,青年輩裏也算名聲顯赫。俗話說拳腳無眼,在一場看似平常的比試中,費清風將一青年男子重重一掌擊碎內裏,導致那男子不治身亡。誰料,男子的爹爹正是大康國太子的武學老師。這下可就不是簡單比試的後果了。官府的人也不問青紅皂白就治了費清風一個故意殺人的罪名。在收監期間,費清風逃了出來,武功畢竟不是白練的。深知逃不了一輩子朝廷追捕的他因機緣巧合誤入了絕塵穀,這一躲就是八年。就在前年,副穀主親自找到了他,告知太子造反,當今皇帝殺了他一幹的隨從和武士,其中就有追殺他的太子武學老師。副穀主知道他家中高堂尚在,問他是否要出穀相伴。聽了副穀主的話,三十歲的男兒泣不成聲。他知道要不是有絕塵穀的庇護,無論自己還是自己的家人都要因為自己一時的逞強而付出慘痛代價的。於是即使出了穀的費清風也要在外繼續效忠穀主。於是,副穀主便給了他外兵的最高領導的地位。出了他的能力外,老怪最看重的還有他的忠誠。
作為絕塵穀的外兵,其實在外充當的是商隊角色。雖然,絕塵穀是隱居的聖地,除了外兵外,其他的穀民是不可以往來於世外的,但是對外界,絕塵穀絕不是秘密存在的。因此在入股口常常有好奇來看看的,有想拜訪的,有想談生意的,也有來找仇家的。對於這些想闖入者,統統由內兵負責。內兵的統領原本就是追隨穀主的,名陳加貝。他可是個有原則到冷落無情的家夥,對於想要成為穀民的外民來說,這個陳家貝就是你要通關的第一人,無論你是不是真心想來隱士的人,統統都要和他或者他指派的人打上一架。期間會有人調查來人到此隱居的目的,無論是躲債避仇,在他這是必須要如實回答的。發現來人有不純的目的的,或是撒謊的一律重傷後丟出穀外。功夫渾水摸魚的,即使誠心誠意來穀者,皆拒之。絕塵穀決不收庸人。但凡是皆有例外。這就要說林長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