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的反對聲音,很快便被淹沒在激昂的勸進聲中,顯的那麼的微不足道。
眼見眾部下群起勸起,孫策的野心也被點燃,再無猶豫,拍案而起,傲然道:“連陶商那奸賊,劉備那織席販履之徒,曹操那閹醜之後都能稱王,我孫策堂堂江東小霸王,憑什麼不能稱王,這個吳王,我孫策是當定了!”
……
鄴都。
陶商稱王的消息,如雪片般飛往天下各地,四方諸侯的動向,也由張儀的細作網絡,第一時間送往鄴城,送到陶商這個新上位的魏王手中。
“幽州方麵,劉備聲稱奉了天子衣帶詔之命,已自表為燕王,定都於薊城。”張儀將第一道情報念了出來。
話音方落,樊噲便罵道:“媽了個巴子,這個大耳賊他是跟屁蟲啊,咱們魏王稱王,他就跟著也稱王。”
“大耳賊他不是學本王,他是早就有這個野心,即使沒有本王稱王,他也早晚必會稱王。”陶商冷笑一聲,早有所料,示意張儀繼續說下去。
他記得曆史之上,劉備攻下漢中,全據荊益二州之後,便自表為漢中王,可見他早有存有野心,隻是有沒有這個實力的問題而已。
張儀便換了一份帛書,繼續念道:“長安方麵的消息,曹操也緊隨劉備之後,宣布奉了天子密旨,自封為秦王,定都於長安。”
“我幹他娘的,原來這個曹操也是個跟屁蟲,也稱王啦。”樊噲又罵道。
曹操稱王,同樣在陶商的意料之中。
曾經的曆史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逼天子封他為魏公和魏王,雖然直到死前也沒有稱帝,但卻為自己的兒子輔好了稱帝的道路。
如今曹操坐擁關隴涼州,再加上漢中之地,可以說是繼他這個魏王之後,天下第二強的諸侯,連劉備都敢稱王,曹操又有何不可。
“江東方麵呢,如果不出本王所料,孫策這個小霸王也應該稱王了吧。”陶商淡淡問道。
“魏王料事如神啊。”張儀麵露奇色,又拿出一張帛書奉上,“就在劉備和曹操相繼稱王不久,孫策在周瑜等人的擁護下,已正式自稱為吳王,定都於秣陵,並將之改為建業。”
陶商微微點頭,孫策的稱王,其實也在他意料之中。
孫策此人,與其弟孫權性格大不相同,曆史上的孫權,更善於權謀之術,韜光養晦了十幾年,才在曹丕的策封之下,進位為吳王。
孫策則不同,就跟他的外號小霸王一樣,是一個我行我素,霸道果決之人,以他的性格,必不甘心在名份之上,屈居於自己之下,稱王是勢在必行。
“並州的袁尚、荊州的劉表,還有益州的劉璋呢,這三路諸侯又有何反應,他們不會也都稱王了吧。”陶商拂手問道。
張儀忙將此三州的情報,也呈報了上來。
此三路諸侯,雖然沒有敢直接稱王,卻皆上表天子,自表為國公。
其中,荊州劉表自表為楚公,並州的袁尚自表為晉公,益州的劉璋,則自表為蜀公。
這三路諸侯的實力,要遜於曹劉孫三家,不敢稱王,退而求其次稱公,倒也不算意外。
“咱家大王是魏王,劉備那廝自封燕王,曹操又自封了個秦王,加上孫策那個吳王,還有什麼蜀公、晉公、楚公,怎麼有點象是戰國七雄啊……”樊噲掰著指頭數了半天,得出了這麼個結論。
陶商神色一動,猛然也想起,此時天下的形勢,倒還真與戰國有些相似,彼時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今日卻有魏秦燕吳楚蜀晉,亦為七大諸侯瓜分天下。
“七雄並立麼。”陶商若有所思,口中喃喃感慨道:“這個天下,可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呢……”